1哮喘的病因 内因。因为患者的肺脾肾生理功能失调,导致患者哮喘。如果患者肺虚就会导致卫外不固,会出现外邪侵袭,并且运化能力失调;如果患者肾亏,就会导致体内的水化成痰,命门火衰,如果运动就会气喘; 外因。主要是因为六遥之邪导致,比如气候变化导致患者哮喘,在邪阳进入到患者六腑的时候,患者就会肺气胀满,如果肺气离开人体就会哮喘。不仅是因为外部因素导致哮喘,也分不同季节的发作; 不内外因。因为患者的劳倦或者饮食等出现哮喘,中医认为动作用力的时候从而使患者脉气不和,从而出现哮喘。 2哮喘的分类
以发病的特点,哮喘主要包括以下:
(1)急性发作期。特点喷嚏流涕、喘憋胸闷、咳嗽,听诊双肺满布哮鸣音,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无法平卧。在对此期患者治疗时,要注意辨别患者是否为寒热虚实。
①寒哮。一般体弱多病患者发生,症状为面色白、咳嗽气喘、恶寒无汗,可以使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
②热哮。多见于外感风热、素体内热患者,主要症状为胸闷憋气、咳嗽喘息、身热面红、尿黄等,在治疗过程中选择止咳平喘的定喘汤甲减进行治疗;
③外寒内热。一般是因为内热外感风寒或者外寒入里化热导致的,痰黄粘稠、喉间痰鸣、喘促气急,一般治疗为止咳定喘。
在急性发作期要及时积极的治疗,避免损伤到患者的肺功能和肺部感染。 慢性持续期。这个时期患者的哮喘痰鸣症状已经有所减轻,每次活动或者晚上比较容易咳嗽。在这个时期不能够因为症状比较轻就忽视治疗,要不然就会导致持续哮喘,对患者肺脏功能造成影响,从而使患者气道重塑,无法治愈; 缓解期。这个时期的患者哮喘症状已经缓解,主要症状为脏腑虚弱。患者要对此时期的防治重视利用培补肺脾肾对患者体质状态进行改善,避免诱因和哮喘,以此对疾病根治。 3哮喘的治疗
在哮喘治疗的过程中要关注哮喘症状,以古典中医理论对哮喘病机分析。在清晨、夜间和冬季寒冷的时候会加重,遇到花粉、冷空气和刺激性气体的时候也会加重。哮喘病因比较多,要先了解辨证论治原则。在生理上的肺为娇脏,易寒、易燥、易热、易湿。外环境寒热燥湿会对肺造成伤害,从而导致肺出现问题。发病机理比较多,喘是正邪相争导致的。也就是,没有浅表的喷嚏,那么就不会出现中间层次的气和咳嗽,最后的屏障就会肺气,在和邪搏斗中出现喘。
知道病因之后就能够循序渐进的治疗,许多病因加在一起,那么哪些因素是主要的?疾病复杂就要寻找主要的病因与机理,哪些病因交叉在一起就会发生改变。比如,麻黄汤中加入桃仁能够解除表的风寒,出汗就会退热。去除风寒闭表的病因,咳嗽就会明显。虽然没有喘,但是会咳嗽,就是在排痰热。这时候要循序渐进,养气阴、化痰热为主,在治疗过程中不能继续使用麻黄桂枝,这个时候已经改变病位了。越发汗就会气阴虚,那么要因势利导,治疗疾病。
另外,在对哮喘诊断之后要到正规医院治疗,不要使用偏方。因为偏方中可能会有激素,短期可能会缓解患者的气喘、胸闷、咳嗽等症状,但是长期服用会导致出现不良反应,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向心性肥胖或者肤质疏松等。呼吸困难的时候要对患者吸氧,积极的平喘、抗炎治疗,或者服用茶碱类等,并且哮喘是不会传染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患者有过敏原要远离,并且还要预防肺部感染、气候变化。在哮喘之后要尽量改变此症状,是因为哮喘属于慢性气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