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关于支气管哮喘,读懂这一篇就够了!
2024-04-03 17:36:17
作者:江平飞
作者单位: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呼吸与危重医学科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它涉及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以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点。哮喘患者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这些症状多数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支气管哮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遗传因素

支气管哮喘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这意味着遗传因素在哮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家族中有哮喘病史的人,其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2.环境因素

包括病原性因素和非病原性因素。前者主要指室内外变应原,如尘螨、花粉、宠物皮毛、职业性变应原如油漆、活性染料等,以及食物变应原如牛奶、蛋类、鱼虾等。后者包括大气污染、冷空气、吸烟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刺激呼吸道,引发哮喘。

3.呼吸道感染

是哮喘最常见的诱因之一,感染可能引起呼吸道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气流受限,从而诱发哮喘发作。

二、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与诊断

1.支气管哮喘的症状

主要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气促以及咳嗽。这些症状可能会突然发作,并在数分钟内出现,持续数分钟或数天,然后自行缓解或通过药物治疗后缓解。在发作期间,患者可能会经历严重的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能在缓解数小时后又再次发作,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危重的急性发作,甚至导致死亡。

2. 支气管哮喘诊断

在诊断支气管哮喘时,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此外,还可能进行一系列检查,如支气管舒张试验和支气管激发试验,这些检查有助于确诊支气管哮喘,并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口服白三烯调节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减轻气道炎症、缓解气道痉挛,从而改善哮喘症状。在使用药物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药物,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2.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避免过敏原、改善生活环境、加强锻炼等。避免过敏原是预防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改善生活环境包括保持室内清洁、减少空气污染等。加强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有助于预防哮喘的发作。

四、支气管哮喘的预防与管理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

1.避免接触致病因素

避免接触可能诱发哮喘的因素至关重要。这些包括煤气、杀虫气雾剂、农药、油漆等有害气体,以及粉尘、蟑螂、花粉等过敏源。对于已知的过敏原,应尽量避免接触。

2.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打扫并减少灰尘的积累。注意室外活动时避免接触过敏原,尤其在春季郊游时,应佩戴口罩、眼镜,以防花粉过敏。

3.合理饮食

禁食易致敏食物,如鱼、虾、蟹等,同时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生冷、寒凉、肥厚的食物。增加营养摄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4.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体重、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以及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支持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健康。

支气管哮喘的管理:

1.规律用药

遵循医生的建议,规律使用控制性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长效支气管扩张剂。

2.学会自我监测

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注意哮喘发作的先兆症状,如胸闷、咳嗽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3.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急性哮喘发作时,应按医生建议使用急救药物,如速效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器或吸入器)。

4.调整心态

保持舒畅心情,避免紧张不安、情绪激动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都可能诱发哮喘发作。

5.定期复诊

定期复诊,与医生沟通病情、调整方案,确保哮喘得到有效控制。

五、总结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的疾病。通过了解哮喘的成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预防哮喘的发作,也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措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