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卒中后的康复护理小知识,你了解多少
2024-04-03 17:42:35
作者:王家红
作者单位:莒县人民医院
卒中,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因脑部血管病变导致的脑功能缺损疾病。卒中后的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它涉及多个方面的精心照料,旨在帮助患者尽可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卒中后康复护理的小知识。

一、呼吸道护理

卒中患者往往因长期卧床而导致呼吸道功能减弱,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因此,呼吸道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定期为患者翻身、叩背,以促进痰液排出。对于痰液黏稠难以咳出的患者,可以进行雾化治疗,以稀释痰液,便于咳出。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刺激,也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

二、消化道护理

卒中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呛咳等问题,因此在喂食过程中要特别小心。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进食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如抬高床头,以减少呛咳的风险。同时,食物应选择易于消化、无刺激性的软食或半流食,避免过于油腻或辛辣的食物。对于吞咽困难严重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鼻饲管或胃造瘘管进行喂食。

三、尿道护理

卒中患者因长期卧床,尿液排出不畅,易导致尿路感染。因此,尿道护理也是康复护理中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应定时为患者更换尿布,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膀胱冲洗,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同时,鼓励患者多喝水,以促进尿液排出,预防尿路感染。

四、肢体活动训练

卒中后患者常出现偏瘫、肢体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肢体活动训练是康复护理中的关键环节。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初期可以从简单的被动运动开始,如关节屈伸、肌肉按摩等,随着患者病情的改善,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如坐起、站立、行走等。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肌肉疲劳或损伤。

五、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卒中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下肢肌肉活动减少,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为了预防这一问题,家属或护理人员应定期为患者进行气压治疗,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同时,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如抬高下肢、屈伸膝关节等。对于已经形成血栓的患者,应抬高下肢,避免活动,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治疗。

六、心理支持

卒中患者因身体功能的丧失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心理支持也是康复护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同时,可以引导患者参与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阅读、绘画等,以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七、营养支持

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康复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食物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为主,如瘦肉、鱼、蛋、奶、豆类等。同时,要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水分和纤维素,以预防便秘和脱水等问题。

八、定期随访与复查

卒中患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定期随访和复查以评估康复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安排好随访和复查的时间,提醒他们按时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同时,要将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九、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卒中患者的康复目标之一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家属和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从简单的动作开始,逐渐发展为较为复杂的动作。同时,可以教患者一些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漱、如厕等,帮助他们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总之,卒中后的康复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护理人员从多个方面进行精心照料。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和细心的关怀,相信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重拾生活的信心和乐趣。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