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及护理方法
2024-04-03 17:50:08
作者:孙海霞
作者单位:宁津县人民医院
家里添了一个新的生命,这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但是在产科病房内总有一些家长因为新生儿各种各样的“异常现象”而十分担心,这个时候免不得手忙脚乱,愁坏了不少家长,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家长。其实有一些“异常现象”属于新生儿的常见生理现象,本身新生儿出生没有多少天,最多才28天,一些生理特征和成年人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例如呼吸、体温、睡眠、血液循环、脐带等,这些差异都会让新生儿的家长担心无比,也不知道该如何照顾这个新生儿。其实绝大多数的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只要做好相关护理工作,一般情况下常见生理现象不会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也可以及时将新生儿的病情控制住。为了更好的照顾新生儿,建议各位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了解一些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及其护理方式的相关内容和知识,避免到时候不必要的“手足无措”。在临床上新生儿有哪些常见生理现象呢?针对不同类型的常见生理现象该如何做好护理工作呢?接下来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相应的阐述,做好相关科普工作,希望对于一些新生儿的父母有所帮助!

新生儿有哪些常见生理现象?针对不同类型的常见生理现象该如何做好护理工作?

(1)生理性体重下降:在新生儿刚出生的时候,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在睡觉,但是由于睡眠时间长、进食量少,导致新生儿体内的水分大量丢失,这样会导致新生儿体重明显下降。通常情况下,在第5天、第6天的时候新生儿的体重会降到最低,整体体重下降不会超过10%的比例,时间不会超过10天。其实这种情况被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属于比较正常的情况,需要妈妈勤哺乳,做到按需哺乳,只要喂养得当,新生儿的体重会在7到10天内逐渐恢复出生时的体重,各位家长不需要过度忧心;

(2)生理性脱水热: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并不健全,如果室内温度较高、衣服或包被过多的话,为了散热,新生儿会大量出汗,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温度升高,从而引发脱水热。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各位家长调整好室内温度和湿度,温度保持在22到24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5到65%即可,并且时刻帮新生儿调整衣被的数量和厚度;

(3)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刚出生,体内的红细胞含量升高,造成胆红素过高,从而导致新生儿出现黄疸的情况,具体表现为皮肤发黄,生理性小儿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出生后10到14天逐渐消退。这样的情况只需要妈妈勤哺乳,并且密切观察即可,一旦新生儿黄疸情况异常的话,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4)新生儿色素斑:新生儿刚出生没有多久,在背部或者臀部有蓝绿色的色斑,被大家称为“青记”或“胎记”,但其实是新生儿先天性皮肤色素沉着而已。一般情况下,会在新生儿2到3岁之后逐渐消退,不需要特别处理;

(5)新生儿红斑:一般会出现在新生儿出生2到3天,新生儿会出现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多形红斑,遍布头面部、躯干和四肢,新生儿的精神状况比较好,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感。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新生儿红斑可能是由于肠道吸收某种致敏原而引起的过敏反应,但具体的病因还不知道。通常情况下,出生1到2天新生儿红斑会逐渐消退,但如果新生儿红斑数量较多、比较严重的话,可以在服用抗过敏药物或者涂抹炉甘石洗剂;

(6)粟粒疹:会出现在鼻尖、鼻翼等部位,针头样,黄白色,主要是由于皮脂腺堆积导致的。粟粒疹不需要特别处理。

(7)女婴假月经:一些女性新生儿会在出生一周之后出现“月经”、“白带”,其实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受到母亲雌激素影响中断导致的。针对这样的情况不需要特别处理,等待新生儿体内的雌激素影响消失,症状会逐渐消失;

(8)口腔内改变:新生儿的上颚中线或齿龈部位有散在的黄白色、米粒大小的隆起颗粒,主要是由于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导致的。不需要特别处理,也不需要挑破。

总而言之,绝大多数的生理性现象都不需要特别处理,新手爸爸妈妈不用过度惊慌。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