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接种后的“温柔呵护”:疫苗护理知多少
2024-04-03 17:51:58
作者: 王立红
作者单位:桓台县马桥镇陈庄卫生院
疫苗这位“超级教练”就是让我们的免疫系统变得更加强大、更加聪明,能够轻松应对各种“小怪兽”的挑战。所以,下次接种疫苗时,不妨想象一下自己正在接受这位“超级教练”的训练,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吧!

为什么我们需要打疫苗?

1、强化个体健康防线:疫苗在个人卫生防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诱导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抵抗力,疫苗能够在病原体入侵时迅速启动防御机制,有效减少或防止疾病的发生,从而强化个体健康防线。

2、构建群体免疫屏障:当社区内足够多的人群接种疫苗后,将形成强大的群体免疫屏障。这一屏障不仅保护了个体免受病原体侵害,更有助于保护那些无法接种疫苗或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共同维护社区的整体健康与安全。

3、有效控制并消除传染病威胁:疫苗的大规模接种是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历史上,麻疹、脊髓灰质炎等曾造成严重危害的传染病,通过广泛而有效的疫苗接种,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控制。疫苗在消除传染病威胁、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注射疫苗后如何护理?

(1)完成疫苗接种后,请您用适中的力度轻轻按压针口处约3分钟,确保出血得到控制。如果3分钟后针口仍有出血现象,您可以适当延长按压时间至5分钟。但请注意,千万不要搓揉伤口,以免加重出血或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

(2)为了确保您的安全,请在接种地点留观30分钟。只有在确认无任何不适反应后,方可安心回家。

(3)在接种疫苗后的24小时内,请您务必保持针眼部位清洁干燥,切勿让该部位接触水,以防止细菌侵入引发感染。此外,接种后的48小时内,建议您充分休息,避免进行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或过度劳作,这样有助于身体的快速恢复。

(4)在接种疫苗后的一周时间内,饮食宜保持清淡,暂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海鲜、牛肉、羊肉、狗肉等。同时,应避免饮酒、饮茶,尽量不熬夜,避免受凉,并确保充足的休息。

(5)在接种疫苗后部分人群可能出现接种部位的红肿、疼痛、硬结或瘙痒等症状,还可能出现晕厥、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更少部分人还可能出现发热反应。

疫苗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怎样护理

1、异常反应:接种者立即平卧,保持安静,可以给热开水或者热糖水喝,一般不需使用药物,在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在3~5分钟内仍不见好转者,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抢救治疗。

2、局部反应:接种者避免在接种当天使接种部位沾水,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可以通过热敷(如使用热水袋、热毛巾)缓解不适感,但热敷应在接种后一段时间(如3~7天)进行,以避免对注射部位造成进一步刺激。若局部症状较重、出现感染化脓或长期不消退,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使用局部抗感染药物(如红霉素软膏)进行治疗。

3、全身反应:通常在接种后1~2天内自行消失。轻度发热和无其他症状时,无需特殊处理,可适量饮水,保证血液循环畅通,预防因出汗过多造成的虚脱或休克。但当发热超过37.5℃或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如小儿异常哭闹时,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来缓解症状。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