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口腔癌的早期识别与预防策略
2024-04-03 18:03:22
作者:云彩庆
作者单位:天等县人民医院
癌症一直以来都是让人心生畏惧的疾病,口腔癌也不例外。很多人可能认为口腔内的疾病微不足道,那么口腔癌属不属于严重的病症呢?

1. 口腔癌的定义和常见症状

口腔癌指的是发生在口腔内部的恶性肿瘤,因为肿瘤位置不同可分为舌癌、唇癌等。口腔癌患者在早期口腔内部会出现白斑、肿块和反复的口腔溃疡、舌头麻木等症状,必须要提前引起注意,及时到医院当中检查治疗。口腔癌的发病率不高,但是起病速度比较快、进展快,因此必须要加强重视。

2. 口腔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烟草致癌已被公认,烟草容易引起口腔癌和肺癌。口腔癌相对来说具有危险性,烟酒嗜好者患上口腔癌的几率更高。紫外线和电离辐射也是导致口腔癌的危险因素,比如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下工作人员更加容易得唇癌。口腔癌的发生还跟身体免疫功能下降、肝功能紊乱、营养因素、病菌感染有联系。通过对比口腔癌患者和非口腔癌患者人群口腔卫生状况可知,口腔癌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明显更差,很多微不足道的口腔的疾病经过长期慢性刺激之后就有可能发生癌变。

保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防止口腔癌的重要举措。预防口腔癌需要戒烟戒酒,了解营养的重要性和烟酒的危害性。保证口腔卫生,及时去除口腔内慢性刺激因素。不要吃太烫或者是刺激性太大的食物,要及时处理口腔内疾病,比如错位牙、畸形牙、尖锐牙尖等。

3. 口腔癌早期识别的重要性和方法

口腔癌发生与口腔黏膜组织,出现癌变时常常会表现为口腔溃疡持续发生,并且服用普通消炎药物无法治疗。口腔癌早期舌头会有比较明显的症状,舌头会感觉行动迟缓、麻木,这可能是因为癌变细胞异常增生压迫舌头部位神经导致的。另外口腔部位还会出现肿块,伴随有剧烈的疼痛。

4. 口腔癌的诊断方式

在诊断口腔癌时首先医生会初步判断患者的症状,看看患者是否存在舌头行动能力受限、口腔中肿块异常、口腔溃疡长期无法治愈的典型症状,然后再做进一步的病理学诊断。口腔癌跟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有较大联系,因此医生也会做生活习惯方面的询问。从临床上确诊口腔癌时大部分都采用病理活检方式,通过免疫学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手段进行准确的诊断。除此之外也会使用影像学检测进行辅助诊断,比如X光片和CT等,这样可以准确地确诊出肿瘤的具体位置。

5. 口腔癌有哪些预兆?

口腔癌在早期会有异常斑块、口腔内肿胀疼痛、淋巴结异常肿大等症状。癌细胞侵袭口腔之后口腔黏膜组织代谢异常,过快的代谢不仅给身体带来负担,也会让黏膜组织上皮细胞过度角质化,呈现出红色或者是白色的斑块块。癌细胞生长会让口腔黏膜出现严重的病变,从而在口腔内部出现异常的状况,肿块压迫相关神经之后就会产生疼痛感,严重时患者会出现面部麻木、无法张口等症状。口腔黏膜组织处出现癌细胞会逐渐扩散到颈部位置,影响组织淋巴结,导致淋巴结异常肿大。

6. 常见的口腔癌治疗方法

6.1手术治疗

一般早期被发现的口腔癌都会接受手术治疗方式,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进行肿瘤部位切除。会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来决定,然后后期配合进行一系列详细的检查,确保癌细胞没有出现转移。

6.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口腔癌治疗方式之一,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手术综合治疗的患者,以及治疗之后局部复发、病变广泛行姑息治疗者。

6.3化疗治疗(化疗)

化疗一般是没有办法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所采用的方案,在临床上口腔癌患者选择化疗的人也比较多。但是据相关专家研究发现,单纯的化疗其实对口腔癌患者治疗效果并不是很好,毒副作用也比较大,不适合长期治疗方案选择。这时候可以配合使用一些中医药来进行综合治疗。

6.4口腔筒照射治疗

口腔筒照射是一种外照射前后加量照射技术,使用千伏X线或者是电子束进行照射,减少颌骨的受量,针对肿瘤区域提高剂量,能够有效减少后期并发症的产生。该治疗方式主要适用于易于暴露、病灶浅的患者使用。

结语:

在这里提醒大家,即使出现口腔癌也不要过度的紧张害怕,口腔癌及时发现是可以治疗痊愈的。祝愿大家都能够拥有健康的人生。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