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术室护理操作要点
手术室护理是全程服务,旨在保障病人安全、舒适,协助医生手术,包括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等工作,护理操作要点常见如下:
(1)术前护理:术前护理包括确保病人对手术有充分的了解和合理的期待,评估病人身体各项指标。在手术前,护士需要彻底清洁术野,包括切口、组织残留物和其他污染物质,还需要使用无菌敷料覆盖术野,以确保手术过程中不会产生新的污染物质。
(3)术中护理:术中护理侧重于维护病人生命安全,配合医生完成手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麻醉状态,记录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水平等指标,并及时报告给麻醉医生。同时,还要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确保患者的麻醉状态稳定。护士要协助手术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包括铺手术巾、操作患者、输入液体等;要执行麻醉护理,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控制疼痛等;要维持手术过程中的无菌原则,包括更换手术工具、敷料等;要协助医生进行手术记录和报告,包括记录手术过程和结果等。
(4)术后护理:在手术后,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术后护理工作,护理的重点在于促进病人快速恢复,预防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护士要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切口愈合、疼痛缓解等;要执行康复护理,包括康复锻炼、饮食指导等;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其恢复情况;要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后续治疗。术后护理涉及病人的种种需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维护病人安全和提高手术成功率非常重要。
2 腹腔镜手术护理操作要点
(1)器械准备:护理人员应根据手术需要准备相应的器械和设备,如腹腔镜、气腹机、电凝器、冲洗器等,要确保器械性能良好,能够正常使用。
(2)术中监测:术中,护理人员要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3)器械传递: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快速、准确地传递器械和设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传递时要注意器械的清洁度和功能状态,确保传递效果良好。
(4)气腹管理:腹腔镜手术需要建立人工气腹,以保持手术视野清晰。护理人员应协助医生控制气腹压力,保持气腹稳定,避免对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3 手术室安全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在手术前后,护理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部位等,确保患者身份准确无误。同时,采用多种识别手段,如手环、病历夹标识等,降低身份识别错误的风险。
(2)规范手术部位标识流程:在手术前,医生应与患者充分沟通,明确手术部位,并在病历上详细记录。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前再次核对手术部位,确保标识清晰、准确。对于涉及多个部位的复杂手术,应制作手术部位示意图,便于护理人员快速识别。
(3)加强手术器械与物品管理:手术室应建立完善的器械与物品管理制度,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灭菌。同时,对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敷料、药品等物品进行严格管理,防止物品缺失、污染或误用。在手术完成后,应对手术器械和物品进行清点,确保无遗漏。
(4)强化感染控制措施:手术室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等工作,保持手术环境的清洁。同时,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减少术中感染的风险。对于特殊感染手术,应采取特殊的消毒隔离措施,防止感染扩散。
手术室护理工作是患者手术成功和术后康复的重要保障。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工作是环环相扣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康复进程。因此,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