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小儿喉炎护理:呼吸通畅,恢复健康
2024-04-09 20:17:54
作者:黄妮娜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喉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容易受到感染。小儿喉炎的常见症状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可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呼吸困难,需要及时就医。作为家长,了解小儿喉炎的成因、症状及护理方法非常重要。通过正确的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孩子的症状,促进其快速恢复健康。同时,家长也应该注意预防措施,降低孩子感染喉炎的风险。

一、小儿喉炎的成因与症状

小儿喉炎的成因:

感染: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这些病毒会导致喉部黏膜发炎,使声带肿胀,从而导致喉咙疼痛和声音嘶哑。

过敏:部分孩子可能对某些食物、药物或环境中的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引发喉炎。过敏反应会使喉部黏膜水肿,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

环境刺激:孩子长时间处于烟雾、灰尘等刺激性气体环境中,也可能导致喉炎的发生。

免疫力低下: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引发喉炎。

小儿喉炎的症状:

发热:体温升高,可能伴有寒战、出汗等症状。

咳嗽:干咳或伴有痰液,可能伴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声音嘶哑:孩子可能说话声音沙哑或完全失声。

呼吸困难:喉部肿胀阻塞气道,造成呼吸困难。可能有口唇发绀,严重时可能出现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凹陷)。

二、小儿喉炎的护理方法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当孩子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时,应让孩子保持舒适的姿势,如半卧位或侧卧位,以减少呼吸困难。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灰尘和刺激物。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 饮食护理

当孩子患有喉炎时,应给孩子提供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过热或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易于吞咽,减少喉咙的刺激。同时,鼓励孩子少量多次饮水,以保持喉咙湿润。对于无法进食的孩子,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营养和水分,以确保其基本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3. 药物治疗

当孩子患有喉炎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激素药等,以缓解症状。同时,可以给孩子雾化吸入,以减轻喉咙疼痛和咳嗽。但是,应避免自行给孩子使用非处方药物,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

4. 观察病情变化

在护理喉炎患儿的过程中,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体温和病情变化。如果孩子出现呼吸困难、高热不退或症状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同时,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和肤色变化,如果出现异常,如精神萎靡、口唇发绀等,应及时就医。这些观察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为治疗提供及时的帮助。

5. 增强免疫力

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预防喉炎的发生。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少量多餐。避免食用易过敏食物,如海鲜、坚果、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等。

三、预防措施

1. 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蔬菜等。此外,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有助于预防喉炎的发生。

2. 避免接触感染源: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孩子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接触感染源。如果孩子已经感染喉炎,应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以免传染给他人。

3. 个人卫生: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家长也应该定期清洗孩子的玩具和常用物品表面,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4.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孩子有喉炎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如果孩子出现呼吸困难、高热不退或症状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5. 其他注意事项: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避免让孩子接触二手烟和三手烟;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或过期食物;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相关疫苗等措施也有助于预防喉炎的发生。

四、结语

小儿喉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虽然常见,但只要得到正确的护理和治疗,就可以迅速康复。作为家长,了解喉炎的成因和症状,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非常重要。当孩子出现发热、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要遵医嘱用药,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促进孩子尽快康复。除此之外,加强预防措施也是关键,家长应尽量避免孩子接触感染源,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