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是一根带有高清摄像头的柔软管子,从肛门进入,循腔插入,经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回盲部,在放大内镜下观察肠粘膜病变的检查方法,还可以取活检和治疗。一般来说,不使用麻醉的,在清醒状态下做检查的,叫普通胃肠镜;在全麻状态下的,叫做无痛胃肠镜。
二、肠镜检查有什么意义?
肠镜检查对于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着关键作用。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肠道疾病的最佳办法,如炎症、息肉、较早阶段的肠癌等病变,以便得到较及时的治疗。
三、哪些情况需要采用肠镜检查
1.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肠道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2.便血或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3.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或体重下降。
4.家族中有肠癌或其他肠道疾病病史。
5.已确诊的炎症性肠病、结肠息肉病等患者需定期随访。
6.有肠癌高危因素者,如长期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等。
四、没有症状、年轻人不需要做肠镜?
这是个认识误区。研究证实,早期消化道肿瘤超过80%没有特异性症状,或者没有任何不适;甚至有些处于进展期,肿瘤症状也不典型,很容易被患者忽视。因此,无论男女,无论有无症状,都建议在40岁以前做第一次肠镜。另外,近年来我国的肠癌有年轻化的趋势,定期做消化道的检查是对自己非常重要的健康行为。
五、肠镜检查非常难受?
普通肠镜是有不适感的,主要感觉是有牵掣痛,但是只要患者过度紧张,好好配合医生,大多数人还是可以忍受并完成检查。肠镜检查的体验感不佳主要有:1.疼痛:主要来源于肠镜在肠道里扭曲引起的牵拉感、导致肠道痉挛带来的不同程度疼痛;2.腹胀:为了更好地暴露视野方便操作,肠镜检查时会向肠管里面打气,让肠道膨胀,为此会造成腹胀甚至腹痛;3.异物感。如果实在感到害怕或担心不适感会影响检查结果,建议选择无痛肠镜。无痛肠镜是在全麻状态下进行,患者“睡着”约30-60分钟,检查就完成了,过程无任何不适感。
六、钡餐、胶囊内镜、CT能替代肠镜?
不能。1.钡餐只能看到肠道的“影子”或者“轮廓”,诊断价值有限。2.胶囊内镜,可作为初筛的手段。由于不能吸引、取检、治疗等;即便发现了病变,还需要常规肠镜进行二次处理,增加患者的身体和经济负担。3.CT检查对于进展期的肠道肿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对于肠道的早癌、癌前病变、一般良性疾病,敏感度差。
七、肿瘤标志物、抽血、粪便检测能代替胃肠镜?
不能。一般肠道筛查会建议做粪便潜血、癌筛五项(肿瘤标志物)等。肿瘤破溃会引起出血,而粪便潜血检查,就是查胃肠道有没有隐性出血,早期肿瘤,尤其是微小癌,前期并不出血。某些炎症也会引起肿瘤标志物升高,而有些肿瘤一直到中晚期肿瘤标志物还是正常的;查肿瘤标志物有一定的价值,但绝不能作为筛查肿瘤的唯一参考。
八、检查前要做什么准备?
1.饮食检查的前三天,最好吃无渣或者少渣的半流质饮食,少吃蔬菜和水果。如果是做息肉切除手术,不要吃牛奶和乳制品。禁食导致大便带色的食物及带籽的食物,如猪红、海带,西瓜,火龙果、猕猴桃等。检查前两天食用低纤维食物,比如面条,稀饭,馒头等。检查前需要禁饮4小时、禁食8小时。
2.肠道准备 肠镜检查之前,需要做肠道准备----喝导泻剂。一般是检查的前一天下午及当天早上喝,按照导泻剂的说明书操作,直至排出的大便呈水样,不含有渣。
3.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注意:做肠镜检查当天的降压药和降糖药,要遵照医生的指示服用,否则很可能因血压、血糖问题影响检查。
4.服药史 有服药史需要告诉医生,如果长期服用抗凝的药物,需要停药至少一周,例如阿司匹林、华法林、波立维等等。
九、检查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1.无痛的肠镜检查后24小时内不得驾驶机动车辆、进行机械操作和从事高空作业。
2.饮食:肠镜检查后,需要观察半个小时左右,没有明显的不适,方可离开医院。两个小时后方可饮水进食,或者遵医嘱进食(当天建议进食流食或半流食,第二天恢复正常饮食)。
3.活动与休息:肠镜检查后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根据身体状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4.出现腹胀怎么办?
肠镜检查后,有部分气体积聚于肠道,可能会觉得腹胀不适,一般数小时后消失。如果腹胀明显,应该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并做相应处理。
5.如果肠镜检查后,出现持续性腹痛或者大便出血,需要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并做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