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比较通俗来讲就是大腿骨,是人身体上最长的管状骨,位置在下肢大腿部位,膝关节和髋关节中间,其周围有丰富的大腿肌肉群包裹着,是组成人体下肢的主要长骨之一。股骨是人躯体重要支撑的部位,可以作为大腿的运动轴,通过滑液的润滑作用以及膝关节软骨的缓冲作用,使髋关节自由活动。在行走或者站立的过程中,能够承受人体受到外界的冲击,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所以股骨对于人体的站立和行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股骨一旦受到外界剧烈的冲击时,反而容易发生骨折,使人体不能直立活动,甚至于下肢容易丧失负重能力,如果股骨骨折复位愈合的情况不好,还有可能导致股骨头坏死,承重能力下降,活动受限制,甚至无法站立。
股骨疼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在天气严寒的时候髋关节部位疼痛,功能受到限制。
2.股骨局部有炎症。
3.骨折,大多数情况是由于被外力暴力攻击造成。
4.走路不敢用力负重,就好像踮着脚走路。
5.长期喝酒的人会出现髋关节疼痛,在活动的时候比较明显,适当休息后症状会减轻。
6.髋关节僵硬无力,抬腿时感觉不太灵活,下蹲比较困难。
引起股骨疼痛的病因有哪些?
1.外伤。比如在车祸中受伤、从高处坠落或者其他外力暴力损伤造成股骨膜损伤以及骨折。
2.髋关节或者膝关节病变。比如股骨头坏死、关节炎、骨质增生,都可能引起股骨疼痛。
3.神经压迫。比如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和股神经,经过大腿部位,所以表现为大腿前面或者后面出现疼痛、麻木,以及腿部肢体活动受限制。
4.其他病变。比如感染性病变,如果骨髓炎在股骨的部位发作,也可能会引起局部部位的疼痛。
怎样预防股骨骨折?
1.骨质疏松的预防。越来越多的股骨骨折都是由于外力或者不小心跌倒造成,主要因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越来越疏松,受到外力的冲击就容易发生骨折。所以在平时要多注意晒太阳,多补钙,定期去医院检查骨密度,如果发现骨质疏松要及时治疗。
2.预防跌倒或者滑倒,尤其是在外出行走的时候注意脚下路滑,路面湿滑或者地面有积水特别容易摔跤造成骨折。平时要注意锻炼,在冬天路面比较滑的时候应该减少外出的频率,走路的时候手不要插在兜里,双臂要摆动才能够更好地保持平衡,这些方法都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跌倒。
3.在进行跑步、打篮球、滑冰等运动之前应该做好热身的准备,有利于激活肌肉,从而降低股骨骨折的风险。
4.在运动时做好防护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股骨骨折的发生。
5.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交通意外的发生,从而避免因交通意外产生不必要的骨折。
6.及时补充营养,可以多食用一些维生素或者蛋白质含量比较丰富的食物,能有效地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7.适当地进行一些有氧运动,提高身体的协调性,能够有效的减少外伤,在出现外伤的时候也可以减少股骨骨折的发生。
股骨骨折怎样护理?
1.包扎。如果有出血应该对伤口处进行适当的消毒后,使用干净的布包扎伤口,可以通过止血带止血。
2.固定。对骨折的部位进行固定,减少移动骨折的部位。固定的时候一般不需要脱掉衣服,如果骨折的部位发生严重的肿胀,可以把患处的衣服剪开。可以使用木板或者树枝等将骨折的部位固定并用布条绑好,以免防止骨折部位移动。固定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受伤者的情况,观察受伤部位,如果出现肢体麻木、疼痛或者皮肤发紫等情况,应当适当地松绑。
3.转运。患者经过初步处理过后,如果病情稳定的话,应该尽快将患者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救治。
综上所述,不要把股骨疼痛当作小事来处理。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外出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在驾驶或者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必须合理使用安全带,避免车祸对股骨造成损伤。在运动时应该使用护具,防止跌倒。应当保证补充营养,适当运动、晒太阳,从而养成健康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