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可导致多器官损伤,如冠心病、中风、心衰、肾功能损伤、眼底病变等。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调查资料,我国目前有两亿七千万的高血压患者,平均每四位成人中就有一位患有高血压,可以说高血压疾病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但是有哪些常见的误区你知道吗? 血压正常了就能不吃药了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有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血压正常就可以停药了,但这是错误的,突然停药后血压会出现剧烈波动,患者会出现胸闷、心慌等症状。尤其要强调秋冬季节,特别是冬季,高血压患者必须按时服药,因为冬天血压会升高,血压升高会导致或者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一定要注意按时口服降压药。 没高血压症状不用管它 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取决于血压的高低以及是否存在血脂、血糖、心脏、肾脏等靶器官的损伤,也就是说,血压越高,对身体的伤害就越大,不管是不是头晕头疼都没有关系,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而不及时治疗,那么患脑卒中和心脏病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降压就是要越快越好 降压治疗应掌握缓慢下降的原则,切不可采用断崖式降压法,同时对高血压的治疗应因人而异,年龄小,病程短的患者,降压速度可以稍快一些;老年和病程较长者,降压不宜过快。 年纪大了血压高点正常 许多老年患者都以为高血压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不可避免的疾病,因此不少中老年人都有一种“年龄大了血压高一点不要紧”的错觉,但是高血压只有一种标准,而且高血压的危害与血压的增加成正比,所以,无论年龄大小,一定要控制好血压,而高血压又是导致“脑梗”、“心梗”的重要诱因,因此中老年人不但要提高警惕,而且要及时治疗。 早期服药会造成不必要的肝功能损伤 早期用药可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现在市场上使用的降压药都是安全的,如果患者收缩压大于14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即使是年轻的初次高血压患者,也应该开始用药治疗,同时改善生活方式,但是患者要定期去医院做肝、肾功能检查,注意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 吃药就行不需要定期复查 血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的变化,情绪的变化,以及合并疾病等。高血压患者需要监测靶器官的损伤情况,而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所以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查。 高血压患者血脂不高就不用吃降血脂药 化验单上的血脂正常,并不是高血压患者的正常血脂范围。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高血压患者应按低危型、中危型、高危型、极高危型进行分层治疗,并在血脂达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降脂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别人吃什么降压药有用我就吃什么 降压药物的使用要因人而异,例如大部分患者使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效果良好,没有任何不适,只有一小部分患者会因为严重的咳嗽而不能忍受;再如有的患者单用利尿剂或与利尿剂联合使用,降压效果显著,而痛风患者服用利尿剂后,血尿酸升高,诱发痛风。而且,同一种药不同患者需要用药量不同,同一患者不同时期需要用药量也不同,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不要跟风,自己买药。 保健品就可以降压用保健品就行 不少老人听信广告,选择服用降血压的保健品,说实话,大多数保健品都没有确切的降压效果,即使有,效果也非常有限,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千万不要用保健品代替降压药,至于市面上卖的降血压枕头,降血压手表,降压鞋垫,都是骗人的。
结束语
高血压一旦被诊断,通常需要进行长时间甚至终生的治疗,在这一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观念,坚持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并重,同时还要注意血压和病情的监测,使血压长期控制在达标的范围内。以上就是高血压疾病的常见误区,希望在阅读后能够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