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主要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急性期病死率达到四成。脑出血的诱因主要是因为血压突然上升,导致脑内微血管破裂引起的脑部出血;并且在出血灶的部位,血液可以直接地压迫脑组织,导致周围发生脑水肿。一旦发生脑出血,黄金救援窗口非常短暂,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条件在第一时间进行周全的医疗救治,那么当家人或身边的人突发脑出血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急救呢?
脑出血的症状
脑出血的症状因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多数脑出血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肢体无力等前驱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典型症状:
说话和理解困难:由于大脑是控制语言和理解能力的重要器官,脑出血可能影响语言与理解功能,导致患者说话含糊不清或无法理解别人的话语。
面部或四肢麻木:脑出血可能压迫神经,导致面部或四肢出现麻木感,甚至影响运动功能。
单眼或双眼视力障碍:出血可能压迫视觉神经,导致视力模糊或出现双影。
头痛: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可能伴随恶心和呕吐。
行走困难:脑出血可能影响大脑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导致患者步态不稳或容易摔倒。
脑出血的预防措施
积极预防是减少脑出血伤害的重要措施: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存在此病的患者要定期监测血压,并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还要保持大便畅通,避免过度用力排便,多喝水帮助软化粪便,以免排便时用力造成血压突然增高,引发脑出血。
规律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心脑血管功能,降低脑出血风险,但是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控制情绪:学会放松自己,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对心脑血管产生不良影响。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存在的潜在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
脑出血的急救措施
万一遇到脑出血的紧急情况,正确的急救措施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以下急救措施在日常生活中要记牢:
立即拨打120:一旦发现脑出血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在拨打电话时,尽量提供详细的地址和患者的症状信息,以便急救人员做出准确的判断。
保持平躺: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应让患者平躺,避免盲目搬动。这可以减少头部的震动,防止出血加重;同时要将患者的头部轻轻偏向一侧,以便于呕吐物排出,防止窒息。
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患者的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有呕吐或分泌物,应及时清理干净,必要时可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CPR),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患者昏迷并发出强烈鼾声,表示其舌根已经下坠,可用手帕包住患者舌头向外拉出,防止患者无意识咬伤自己。
冷敷头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上,以降低头部温度,有助于收缩血管,减少出血。
避免盲目用药: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避免给患者服用任何药物,尤其是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会加重出血。
送医途中注意事项:若自行送患者去医院,在开车途中应尽量保持车辆平稳行驶,减少颠簸。可以将患者的头部稍微抬高一些,与地面保持20度角左右,以防止脑出血病情加重,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与急救人员沟通。
急救后的医疗处理
患者被送往医院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一系列诊断与治疗,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措施,及时与医生沟通患者居家情况与既往病史。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起病急骤且病情凶险。了解脑出血的症状、预防措施以及急救方法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对脑出血的认识和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