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
2023-07-04 16:24:14
作者:张建敏
作者单位:滕州市东郭中心卫生院中医科

下肢静脉血栓是血液在下肢静脉异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疾病。在中医中属于“股肿”的范畴。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中医辨证的结果,对下肢静脉血栓进行相应治疗,能够较好控制病情。

下肢静脉血栓通常可以分为湿热下注、血脉瘀阻、气虚湿阻几种证型,不同的证型治疗方式有所不同。

湿热下注:湿热下注型下肢静脉血栓通常发病较急,患病下肢存在粗肿、发热、发红、疼痛、活动受限,以及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等情况,可以服用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具有活血化瘀、解痉止痛、养血和血、化瘀止痛的功效,有利于减少下肢静脉凝结的情况;

血脉瘀阻:血脉瘀阻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通常存在患肢肿胀、皮色暗紫、固定性压痛、肢体青筋怒张,以及舌质发暗或瘀斑、苔白、脉弦等情况,可以服用活血通脉汤加减治疗,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功效;

气虚湿阻:气虚湿阻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通常长期存在患肢肿胀的症状,并且症状朝轻暮重,活动后也有所加重,休息抬高下肢后减轻,还可能存在青筋迂曲,或伴小腿色素沉着、淤积性皮炎、起湿疹、成溃疡、倦怠乏力,以及舌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等情况,建议服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具有健脾化湿、利水消肿等作用。在气虚湿阻的情况改善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能够有所改善。

下肢静脉血栓除应用中医治疗外,还可以通过西医进行治疗,也有利于控制病情。

一般治疗:建议患者适当卧床休息,可以帮助其减轻疼痛,同时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回流,消除肿胀。另外,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久坐或久站,必要时可穿弹力袜或用弹性绷带包扎。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吲哚美辛等镇痛药,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磺达肝癸钠、利伐沙班等抗凝药,链激酶、尿激酶等静脉溶栓药物。镇痛药需要根据疼痛程度进行选择,抗凝药物不能溶解已形成的血栓,但可以抑制血栓蔓延,静脉溶栓药物通常越早使用效果越好。在应用抗凝药物和静脉溶栓药物时,需要定期检测凝血功能,以便调整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介入溶栓治疗、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术。

手术治疗:主要手术方式是静脉切开取栓术,并且在手术中需要根据造影情况,决定是否行静脉狭窄的介入干预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中医还是西医都能够治疗下肢静脉血栓,控制患者病情。在明确存在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下,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不建议擅自使用药物,或者进行其他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