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诱因是什么
2024-04-17 16:24:52
作者:马玲
作者单位:达州市中心医院 肾病内科
一、慢性肾功能不全和肾衰竭一样吗

慢性肾功能不全跟肾衰竭是不一样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不良症状,首先是食欲不振以及恶心呕吐等等消化道症状;其次是乏力以及头晕等神经症状。肾功能衰竭在代偿期包括存在蛋白尿;失代偿期包括夜尿多以及实力;尿毒症期包括酸中毒等等。

现实生活之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一些肾脏疾病的出现,比如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肾衰竭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伤害,需要及早治疗。那么,慢性肾功能不全跟肾衰竭一样吗?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慢性肾功能不全所诱发的不良症状

1、会诱发一些诸如食欲不振、恶心以及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2、通常包括乏力、头痛以及头晕,还有记忆力减退以及睡眠障碍等等神经方面的不良症状;晚期可有感觉迟钝以及情感淡漠,还有嗜睡以及肌肉痉挛,甚至会发生癫痫等等不良症状。

3、通常包括夜尿增多,又或者是尿量减少,还有血尿以及蛋白尿等等。

4、包括一些其他方面的症状,比如:颜面以及下肢水肿,还有贫血、出血以及血压增高,还有皮肤搔痒以及骨痛,还包括下肢酸痛不适以及性欲减退等等。

肾功能衰竭在各个时期所诱发的不良症状

1、代偿期

通常尿素氮以及肌酐都没有出现增高的情况,通过代偿肾排泄以及调节功能尚好,倘若存在蛋白尿,那么患者晨起有可能会存在轻度眼睑水肿,不过通常并没有明显自觉症状。

2、失代偿期

尿素氮发生增高,通常大于7.0mmolL,肾排泄以及调节功能减退,出现夜尿多、乏力以及水肿,还有食欲减退以及恶心,还有轻度贫血等等,偶然会发生酸中毒。

3、失代偿晚期

患者通常存在严重贫血以及水肿,可有恶心以及呕吐,还有代谢性酸中毒以及低钙血症,还包括高磷血症等等不良症状。

4、尿毒症期

倘若全身中毒症状严重,那么就会出现大量水在患者的体内储留。会诱发一些诸如重度水肿,常伴有胸水以及腹水这些不良症状,这种情况,往往需要借助透析疗法以维持生命。而这种疾病的病因,通常都是由于高钾血症以及酸中毒,又或者是严重贫血以及无尿引起心力衰竭所诱发的,此外,肺水肿以及脑水肿昏迷也是病因。

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诱因是什么

慢性肾功能不全就是指慢性肾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引起的原因是比较复杂多样,如药物性肾损伤、高血压、梗阻性肾病、糖尿病、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等等。具体如下:

1、药物性肾损伤。若长期服用伤肾药物也会引起慢性肾衰竭,患者需及时咨询医生停止用药。

2、高血压。高血压有可能会引起肾小球动脉硬化,也会导致慢性肾衰竭。因此,患者需要及时控制血压。

3、梗阻性肾病。若患者有尿路梗阻和尿路结石的,可能会出现梗阻性肾病,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出现慢性肾衰竭的情况。因此,患者要及时治疗尿路梗阻和尿路结石。

4、糖尿病。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肾病,也会进展为慢性肾衰竭。患者除了做好控糖以外,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糖尿病的对症治疗。

5、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患者会有长期炎症感染的情况,是慢性肾衰竭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患者要先治疗肾小球肾炎,才能缓解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6、肾小管间质病变。 肾小管间质病变主要指肾小管间质肾炎,是一种以肾间质病变为主的一组非化脓性炎症反应,也会因为长期对肾脏的炎症性损伤,形成慢性肾衰竭。因此,患者需及时治疗肾小管间质肾炎。

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依据自身病情选用药物,避免自行用药。常用药物有:依那普利、赖诺普利、呋塞米、布美他尼、氢氯噻嗪、螺内酯、重组人促红素等。

2、透析治疗:透析治疗目的是延长生命,可帮助急性加重患者度过危险期,也可作为肾移植手术的辅助及失败后的维持治疗。

3、肾移植:病人通常应先进行透析治疗,待病情稳定并符合有关条件后,则可考虑进行肾移植术。成功的肾移植可恢复正常的肾功能(包括内分泌和代谢功能),使病人几乎完全康复。

总之,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因此,发现有慢性肾衰竭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查明病因后在针对性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