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术室物品清点内容
在手术室需要进行物品清点的主要包含六大类,首先是手术物品清点,包含手术器械、手术中使用的特殊物品或手术敷料等。其次是手术器械的清点,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手术器械或手术工具需要进行清点,例如医生用到的切割、缝合或牵拉器械。第三是体腔清点,体腔是指人体内容纳组织或器脏的腔隙,通常是指腹腔、关节腔、颅腔、胸腔的部位。第四,需要对手术物品遗留进行清点,手术结束后防止手术物品意外留在患者体内,需要对手术所使用的物品进行清点。第五,手术敷料清点,用于吸收患者体液或保护患者组织压迫止血所用到的纺织物品,例如纱条、棉签、纱布等。最后是杂项物品的收纳,杂项物品是指无菌区域内其他需要清点的各类物品,包含悬吊带、尿管、阻断带等可能会遗留在患者手术切口内的物品。
二、手术室物品清点原则
手术时物品清洁原则主要包含四条原则,分别是双人逐项清点原则、同步清点原则,逐项即刻记录原则和原位清洁原则。在对手术室物品进行清点时,要做到二人四次清点,是指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四次,在手术开始前进行一次清点,关闭体腔前进行一次体检,关闭空腔脏器前进行一次清点,最后一次清点则是在手术缝合切口后。术前护士要清点手术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器械、敷料和其他材料。在打开或关闭患者的空腔脏器,例如子宫、膀胱等位置时,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需共同清点物品。在患者手术或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物品,应该随时进行加减进入及时并准确地记录手术台上所有物品,并需在准确核对物品清单后签名。清点物品时也应该坚持唱点原则,这是指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共同将器械敷料,开口出声音点数报上名称和数目并及时记录。手术所用到的创口敷料、绷带、纱布等在手术开始前应该全部送入到手术间内放在指定位置,手术后应及时回收手术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器械。在手术台中所掉下来的物品,应该及时捡起放回到固定位置。
三、手术时物品清点有哪些注意事项?
手术室物品清点应该做到五做到三不应,五做到事实,首先需要做到使用敷料时要检查是否具有显影标记。其次是做到在清点展开时确认显章标记是否存在和完整性。第三个做到是指如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应及时记录做到保留原始规格,第四个做到是指,如果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敷料有袋子时,应该将袋子暴露在患者的切口外部。第五个做到是指在切口填充敷料时,需要巡回护士、洗手护士和医师共同确认敷料名称、敷料数目,并将名称与数目进行详细登记。三不应是指不应该将器械或者敷料用作其他地方,不应该未经允许将手术物品拿入或拿出手术间,不应该医生自己从取物台拿物或丢弃物品。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室内所使用到的器械物品也在逐步增多,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在手术室内的安全性,合理进行手术室物品清点具有必要性,手术室物品清点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物品遗留或者物品缺失,保障患者在手术中的安全性。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异物遗留的高危因素众多,例如术中大出血、偏胖患者手术、手术出现突发症状、急诊手术或手术深部操作,此时一定要加强物品的清点,避免数目错误或物品名称错误,降低护理安全事故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