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方法
在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在实践教学前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在对临床问题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模拟操作。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此外,教师还可采取自主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目的
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有能力、自主和负责任的专业护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从传授基本的物理和社会科学原理开始,在可控的实验室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能,最后是与真实病人一起进行临床实践。随着知识基础的增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病人护理问题。
初学者学习的理论和心理素质是不受情境限制、具体和规则驱动的。教育者应设计临床体验,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使用技能和规则,从而使学生进入高级初学者阶段。到毕业时,学生已经具备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因为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会反思自己在独特、、不确定的情况下所做的事情。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关系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应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和就业方向,确定课程内容,并根据社会发展及行业需求进行调整。在护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上,应将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另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将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分配,避免出现过多重复或遗漏的情况。
四、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主要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论知识、动手能力进行考核,通过教师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小组互评主要是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通过教师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通过考核可以了解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并针对不同的表现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五、教学效果
通过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培训,使学生可以对操作内容、流程及注意事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及护理服务意识。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习到了基本的临床护理技能和规范操作流程,为将来走上临床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实践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让他们不仅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六、存在问题
目前,在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七、结语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不断探索与改革,才能建立一种既适应现代高职护理专业发展需求,又具有高职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及综合素质的高素质护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