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瘢痕妊娠是什么呢?它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的一种,是胚胎着床于原剖宫产子宫瘢痕处的一种异位妊娠。既往有过剖宫产手术史的患者再次妊娠均有发生胚胎种植在子宫瘢痕部位的可能。若胚胎着床于原剖宫产子宫瘢痕处由于此处肌层较为薄弱,且剖宫产切口的瘢痕缺乏收缩能力,在流产的过程中随时有致命性大出血的发生。而继续妊娠,孕囊向子宫峡部或宫腔内发展结局是继续妊娠,有可能生长至活产,但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机会大大增加,易导致大出血,危及产妇生命,甚至切除子宫。妊娠囊从疤痕处向肌层内深入种植滋养细胞侵入子宫肌层,不断生长,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甚至穿透子宫壁,因此在妊娠早期即可引起子宫穿孔、破裂、出血,如未及时处理,可危及患者生命。剖宫产瘢痕妊娠极其危险,那么,如果发生了剖宫产瘢痕妊娠,应该如何处理呢?该如何治疗?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方法
对于部宫产瘢痕妊娠,一般我们是通过B超及磁共振(MRI)来确诊,B超不仅可以帮助定位妊娠囊,更有利于明确妊娠囊与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及膀胱的关系。而MRI能够比超声更清晰地显示妊娠物着床部位与子宫瘢痕及周围脏器的关系,并能通过图像观察异位妊娠的特异性表现及血块内部树状结构检查可增加诊断的准确性。由于剖宫产瘢痕妊娠的风险极大,且孕周越大风险越大,所以我们应该尽早发现并进行治疗。故有过剖宫产手术史的女性,若再次妊娠应尽早行超声检查,一但确诊,我们应该及时终止妊娠,有效地消除病灶,保证患者的安全,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或)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其目的是:杀死胚胎组织,减少出血,保留生育能力。常用药物有以下两种:
(1)甲氨蝶呤:甲氨蝶呤是剖宫产瘢痕妊娠的首选药物治疗。作为叶酸的拮抗剂,甲氨蝶呤能够有效地抑制滋养细胞,使胚胎失活死亡。
(2)米非司酮:米非司酮竞争孕酮受体,拮抗孕酮活性而使绒毛组织发生退变,蜕膜组织发生萎缩性坏死,导致胚胎死亡,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合用具有协同作用。二者配合有协同作用。
2.手术治疗:其目的是:清除胚胎组织,控制出血,尽量保留生育能力。
(1)超声监测下进行清宫手术:是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常用手术治疗方案。优点:简便,费用低廉,损伤小,恢复快。缺点:极其容易发生残留、出血和子宫破裂可能,需要有一定的抢救条件和团队才能实施,同时清宫术不能很好的改善患者未孕时的异常子宫出血。剖宫产瘢痕妊娠确诊后直接行清宫术常导致阴道大出血、子宫穿孔、临近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故不提倡直接行清宫术。仅适用于药物治疗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后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
(2)宫腔镜手术去除剖宫产瘢痕妊娠。适用于妊娠囊突向宫腔的患者(内生型)。术前可行甲氨蝶呤杀胚治疗,亦可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或子宫动脉栓塞,以减少术中出血。宫腔镜手术对手术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如果在手术过程中结合超声监测,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3)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超声消融是剖宫产瘢痕妊娠新型探索性治疗方式,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是非侵入性(不开刀、不穿刺)的局部物理治疗手段,可使胚胎及其附属物发生凝固性坏死,从而降低清宫术中发生大出血的风险。它仍需结合超声监测下进行清宫手术或病灶清除术。
(4)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适用于Ⅱ型、Ⅲ型瘢痕妊娠,包块型血液供应丰富者,手术前的预处理。在执行剖宫产瘢痕妊娠终止妊娠手术或者自然流产时出现大量出血需要立即止血的情况下。子宫动脉栓塞术可迅速阻断血流,加速滋养叶细胞活性丧失,减少阴道大出血发生,避免子宫切除。并发症:发热、腹痛、盆腔感染、膀胱瘘、子宫内膜萎缩导致永久性闭经、卵巢早衰等风险。
(5)妊娠物清除术及子宫瘢痕修补术:手术方式可以通过开腹、腹腔镜及阴式等,其可清除病灶的同时修补子宫切口憩室,改善月经后淋漓出血症状,减少再次切口瘢痕处妊娠的风险。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优点:止血效果好,手术快捷,安全性高,且疗效确切。
(6)子宫全切术:不做常规选择,常用于接诊时患者已处于异常危险状态,并且来不及采取其他保守方法,或在经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阴道大出血及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作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治疗的最后选择。
总结
剖宫产瘢痕妊娠风险及大,但危险性极大,且并发症多。早期诊断是关键,可降低治疗风险。对于有剖宫产术史人流前,必须确认孕囊位置,对CSP可疑者应行MRI。治疗应以去除病灶,保全子宫为目的。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要根据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分级标准进行合理的选择药物及手术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