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血尿吗?你真的“尿血”了吗?先不用着急,下面,我们一起聊聊,学学关于血尿的一些知识吧!
什么是血尿?
顾名思义,血尿就是尿里有血。我们正常人的尿液是淡黄色的,如果一眼就能够看出来尿里有血,我们称之为肉眼血尿。如果肉眼看不出颜色改变,但是通过显微镜能看到尿中有红细胞,我们称之为镜下血尿。无论是何种血尿,找到出血原因都至关重要。
血尿的原因有哪些?
1.肾小球源性血尿。可单纯表现为镜下血尿,也可呈现肉眼血尿,可有蛋白尿、水肿或者高血压相伴,这个时候就要去看肾内科医生了。而且,肾小球源性血尿,一般都不会伴有血凝块,有血块,就要找其他原因了。另外,肾小球源性血尿另外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相差显微镜下检查,棘形红细胞数>5%或者尿中红细胞以变异型红细胞为主。简单来说,就是红细胞变形啦。
2.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就是肾外血尿,因为没经过肾小球滤过膜的挤压,红细胞形态大多数是正常的。
3.尿路感染(UTI)。如果细菌进入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的管道),就会发生这种情况。然后细菌在膀胱里繁殖。UTI会导致出血,使尿液看起来呈红色、粉红色或棕色。UTI患者也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有强烈尿意。小便时可能会有疼痛和灼热感。尿液可能也有很强烈的气味。
4.肾感染。这种(UTI)也称为肾盂肾炎。细菌从血流进入肾脏时,会引起肾感染。细菌从连接肾脏和膀胱的一对管道(输尿管)移入肾脏,也会引发感染。肾感染会导致与其他UTI相同的尿液相关症状。但它们更有可能引起发烧和背部以及侧面或腹股沟疼痛。
5.膀胱或肾结石。尿液中的矿物质可以在肾脏或膀胱壁上形成晶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晶体会变成又小又硬的结石。结石通常不伴有疼痛,但是如果引起堵塞或者经尿液排出体外,会很痛。膀胱或肾结石会导致肉眼可见的尿液含血以及只有在实验室才能观察到的出血。
6.前列腺肿大。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包围着尿道上部,通常在男性步入中年时增大。然后对尿道施加压力,部分阻断尿液流动。由于前列腺肿大,您可能会有排尿困难、尿急或尿频或尿液含血。前列腺感染(前列腺炎)也会引起同样的症状。
7.肾脏疾病。只有在实验室才能观察到的尿液含血是一种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症状。患此病者,肾脏中能够从血液清除废物的微小过滤器发炎。肾小球肾炎可能伴随累及全身的状况(如糖尿病)发生,也可能独立发生。
8.癌症。肉眼可见的尿液含血可能是晚期肾癌、膀胱癌或前列腺癌的征兆。在治疗效果可能更好的时候,这些癌症可能不会那么快表现出症状。
9.遗传疾病。一种影响红细胞的遗传疾病(镰状细胞贫血),会导致尿液含血。血细胞可能看得见,也可能小到看不见。
10.药物。抗癌药物环磷酰胺(Cytoxan)和抗生素青霉素均与尿液含血有关。防止血凝块的药物也与尿液含血有关。这些药物包括防止血小板黏在一起的药物,例如止痛药阿司匹林。稀释血液的药物(如肝素)也可能与尿液含血有关。
11.剧烈运动。尿液含血可能发生在接触性运动(如橄榄球)后。这可能与被撞击引起的膀胱损伤有关。长距离运动(如马拉松)时也可能出现尿液含血,但原因尚不清楚。这可能与膀胱损伤或其他不涉及损伤的原因有关。如果是剧烈运动导致尿液含血,可能在一周内自行消退。
如何预防血尿?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此病的侵害。常见的预防措施如下:
1.减少伤肾药物的使用。西药如磺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中药如马兜铃、天仙藤、关木通、青木香、广防己等,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肾毒性,日常使用要多加注意。一旦肾毒性药物伤害肾脏,血尿便不可避免的会发生。
2.保持平和的心态。压力太大,脾气不好的人容易使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可加重肾脏损害,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不仅可以提高心血管功能,也有利于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而保护肾脏,从而预防血尿。
3.少憋尿多喝水。人在憋尿时,尿液可由膀胱挤向输尿管或肾脏,从而引起肾盂肾炎,给肾脏加重负担,对患有肾病的患者来说,应该多喝水多上厕所,水可以稀释尿液,使其迅速排出体外,从而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肾脏受损的可能性越小,产生血尿的可能性就越少。
4.少游泳。对有肾病的女性患者来说,尽量减少游泳次数。游泳池中细菌较多,容易进入女性尿道,在加上女性的生理结构比较特殊,造成逆行感染的几率很大,最后可能导致急性肾盂肾炎的发生。急性肾盂肾炎最典型的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伴腰痛。慢性肾盂肾炎的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血尿的症状,预防肾盂肾炎,也就是在预防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