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通过核磁共振的方式来获取身体内部的电磁信号,从而重构出身体内部的信息的一种检测方法。由于整个手术过程中不需要 X射线,所以不会有放射的危险,所以对放射有顾虑的病人可以放心地使用。另外,磁共振成像还具有多角度、多参数、多序列成像和高分辨成像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
磁共振成像是怎样诊断的?
每个人的身体结构都不一样,所以核磁共振仪得到的信息也不一样。MRI表现以T1、T2两种信号为主。T1信号较高,T1图像较苍白,提示病灶内脂肪和蛋白含量较高;T2加权像较高的T2加权像较苍白,表明病灶内含有较多的水分。由于病灶的组成较为复杂,其信号也较为复杂。如果影像中有不同的信号,则有可能是器官有病变。
磁共振成像的适应症是什么?
MRI检查的适应症有神经系统、心血管、腹部、骨盆和骨关节等。MRI是一种较常用的检查方法,它对超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具有显著优势,因为 MRI能在2 h之内就能发现病变,而当 CT检查未见异常时, MRI能在2 h之内发现病变。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梗死患者的抢救起到了重要作用。
磁共振成像有什么特点?
MRI主要有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磁共振静脉成像(SWI)、 PWI 、磁共振波谱(MRS)、弥散张量(DTI)、磁共振(MRTA)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DWI主要应用于脑梗塞诊断, MRA主要应用于脑血管阻塞性病变,磁共振成像(MRV)主要应用于静脉血栓, SWI (SWI)诊断脑梗塞及脑肿瘤,磁共振成像(MRS)、弥散张量成像(MRS)、弥散张量成像(MRS)等适用于胆结石。
磁共振成像需要注意什么?
做 MRI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①心脏起搏器、胰岛素泵、气管插管、人工心脏瓣膜、血管内金属支架、动脉瘤夹、顺磁材料、人工角膜、金属假肢等。②患儿、神志不清及其他不配合者,应由身体状况良好的家属陪伴,病情较重的病人应由医护人员陪同,躁动、不能配合的疾病可由临床科室进行检查。③行腹部 MRI的患者,术前1周未行胃肠道钡餐造影,术前4 h空腹;行盆腔 MRI的患者在术前空腹4个小时,在术前2个小时进行尿液检测。④对于严重的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不建议做增强。
MRI会不会有辐射?
核磁共振是一种利用人体内的氢核,在强磁场下,通过高频电信号来进行成像的技术,因此,磁共振上的“核”,并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核辐射,也不是核武器中的“核”,而是人类体内最丰富的氢核。所以这种检测是安全的,没有任何辐射。
为何核磁共振成像需要事先预约?
凡是去医院做过 MRI的人,都会有一个“难忘”的体验,预约难,排的慢,快的要一天,慢的要好几天,这是怎么回事?
核磁共振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检查,有禁忌的病人是不能做的,因此在做检查之前,医生要对病人的病史做一个详细的了解。核磁共振是一种高精度、序列多、技术复杂、成像时间长的检查方式,根据检查部位和病变性质的不同,需要的检查时间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一个部位的检查时间大约在十到二十分钟之间,如果是强化检查或者是一些特殊部位的检查,大概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一些部位要进行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比如:上腹部的检查人员要空腹,禁食,禁水;婴儿应在睡觉的时候进行,如有需要,可以使用催眠和镇静药。而且,磁共振成像的位置也不一样,需要用到的线圈也不一样。
MRI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检查方式,这是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健康是每个人都想要的,我们希望磁共振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