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麻醉,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见到麻醉。麻醉是一种术前必备的操作技术,具体是指通过麻醉药物的使用,来降低或抑制患者的痛感,让患者感受不到手术中的疼痛,从而便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根据麻醉方式和麻醉目的,主要可以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但是,很多人只是听说过麻醉,对麻醉并没有深入了解,也有许多麻醉相关的知识并不知晓。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麻醉的相关知识,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麻醉不会导致健忘
说到麻醉,很多人都会认为会导致人健忘,真的是这样吗?在全身麻醉之后,患者在刚苏醒时,可能会出现目光呆滞、遗忘事情的现象,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患者虽然苏醒了,但并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麻醉药物仍然在身体里有所残留,没有被完全代谢。此时,患者缺失会出现一些健忘的表现。但是,随着药物在身体的不断代谢,患者的意识会越来越清醒,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在药物代谢完毕之后,患者的健忘表现也会消失。因此,麻醉并不会导致患者出现健忘的现象,只要等待麻醉药物代谢完毕即可。
麻醉没有严重后遗症
很多人说到麻醉有有所警惕,因为麻醉期间人的意识和感官会消失,误认为麻醉的后遗症非常严重,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并不是的。首先,在正规医院进行的麻醉,其药物都是完全通过审核之后才批准使用的,并不会由于违规药物的使用造成严重后遗症。其次,在实施麻醉之前,麻醉医生会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评估,确保患者没有对药物有过敏反应或其他禁忌症之后才能进行麻醉操作,并且麻醉药物的使用量也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配比的,不会出现超量使用的现象,也不会出现严重的后遗症。
手术期间可以保持清醒
在手术期间,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消失意识的。相反,部分患者可以保持清醒。麻醉主要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其中全身麻醉时患者会处于“睡着”的状态,意识全部消失,并且遗忘手术期间发生的事项;而如果患者接受的是局部麻醉,那么在手术全过程中时可以保持清醒的意识的,甚至可以与医生交谈。需要注意的是,局部麻醉期间患者可能会较为恐惧、紧张,因为知道自己正在进行手术,患者应当尽量消除自己的紧张情绪,必要时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使用一些镇静药物,让自己保持放松状态即可。
全身麻醉之前需要禁食禁水
在接受全身麻醉之前,患者时需要严格禁食禁水的,这点很多人都知道,但并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其实,在全身麻醉之后,患者身体的所有反应都会被抑制,不但会处于“睡着”状态,身体条件反射能力也会消失。此时,如果患者胃中有食物,食物可能会随着食管向上反流,此时患者是无法像平时一样做出吞咽动作的,食物的反流可能会堵塞患者的呼吸道,造成窒息以及吸入性肺炎。因此,在全身麻醉之前,患者一定要严格禁食禁水,6~8小时内不要以任何方式进食,从而确保手术中的安全。
全身麻醉之前医生会关注牙齿
在接受全身麻醉之前,麻醉医生都会非常关心自己的牙齿,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也是为术中的安全考虑的。部分患者牙齿可能会出现松动,或者佩戴了假牙,一定要在麻醉之前进行处理,因为如果手术过程中松动的牙齿脱落,或者假牙脱落,可能会在一瞬间掉入患者的食管中,甚至会划破食管进入胸腔,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在麻醉之前,佩戴假牙的患者一定要将其摘除,如果牙齿有松动也需要提前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牙齿松动的情况判断是否拔除,如果不拔除也应当将松动的牙齿固定在正常的牙齿上,避免手术中出现危险。
麻醉之后注意事项
在麻醉之后,患者同样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从而促进身体的恢复。如果患者接受的是全身麻醉,在苏醒之后6~8小时应当禁食禁水,因为此时患者虽然意识已经苏醒,但是吞咽功能和肠胃蠕动功能尚未恢复,此时吃饭或喝水无法顺利吞咽,即使吞咽在胃中也无法消化,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如果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只要不影响吞咽功能和肠胃蠕动功能,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正常饮食。除此之外,在麻醉之后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尽量选择平卧位,不要用枕头,把头偏向一侧,能够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在身体逐渐恢复之后,患者应当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从而有助于身体的尽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