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宝运动发育迟缓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运动发育迟缓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宝宝的运动能力会明显弱于正常宝宝,学习能力也较差,如,正常宝宝在7-9个月时会翻身,会自己用手玩玩具,甚至已经能独立坐稳;10-12个月的宝宝能熟练爬行,一些宝宝已经能扶着物品行走;1岁半-2岁的宝宝已经能正常行走、跑动。但患有运动发育迟缓的宝宝,在7-9个月时,依然无法自己翻身,双手运动较为不协调;10-12个月时无法熟练爬行,爬行姿势不协调,更无法正常站立;1岁半时宝宝仍然无法独立走路。
宝宝的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规律,一般是先学会翻身,之后开始学习爬行,爬行会锻炼宝宝的肌肉力量和平衡感,当肌肉力量较强后,宝宝就会开始尝试站立和行走,一直到完全独立行走。因此,当宝宝出现运动发育迟缓后,家长首先要将宝宝送往医院接受治疗,之后就要为其创造一个快乐的生活环境,耐心的教育他,通过一些小游戏训练宝宝,让其逐渐恢复到正常宝宝的状态。
二、0-1岁宝宝体能训练小游戏
为了避免宝宝出现运动发育迟缓,家长在平时可以陪宝宝玩一些简单的小游戏,锻炼宝宝的肌肉力量、平衡感、协调性,提升宝宝的运动能力。
(一)四肢被动操
家长要在地板上垫上柔软的地毯或是其他物品,之后让宝宝仰面躺在床上,开始播放音乐。家长要按照音乐的节奏,轻轻的移动宝宝的上肢和下肢,让宝宝感到舒适和愉悦,如果宝宝出现了紧张、烦躁的情绪,就应该立刻停止运动,将宝宝抱起对其进行安抚。当宝宝逐渐长大,自主活动能力更强后,家长则可以让宝宝自由的跟着音乐节奏活动四肢,这能更好的锻炼宝宝的运动能力。在做完游戏后,家长就可以给宝宝正常的洗澡、换尿布,但要注意在运动时尽量不要持续过长的时间,一般3-5分钟即可。
这个游戏不仅能强健宝宝上下肢的肌肉,还能培养其节奏感和平衡感,让宝宝逐渐找到站立和行走的感觉。
(二)青蛙望天
家长可以坐在沙发或是床上,之后让宝宝趴在自己的胸腹部,双手放在胸前,家长的双手则放在宝宝的头侧,之后就要不断的说话、唱歌,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其抬头看着自己。在唱歌的同时,还可以用一些小道具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宝宝的就会努力看向这些小道具,并不断伸手去抓取小道具,当宝宝抓到小道具后就会表现出兴奋,此时家长应该让宝宝玩耍,当做对他的奖励。
这个游戏能锻炼宝宝的颈部肌肉,开阔其视野,也能锻炼宝宝的敏锐能力和上肢能力,让宝宝更熟练的抓取物品。
(三)翻身小游戏
家长和宝宝一起仰卧在床上,之后家长不断翻身给宝宝看,引导宝宝和自己一起翻身。如果宝宝尚未学会翻身,家长可以用手托着宝宝的臀部和颈部,帮助其翻身。在给宝宝翻身的过程中,切忌速度过快,用力过猛,应该以宝宝发力为主导,在翻身的过程中还要逗宝宝开心,让他对翻身感兴趣。当宝宝完成一组翻身后,家长就要将玩具拿给宝宝,当做一些小奖励。
该游戏能让宝宝学会如何翻身,并熟练的应用各部位进行发力,为后续的爬行、站立、行走打下良好的运动基础。
(四)拉一下坐起来
家长让宝宝仰卧在床上,之后用双手握着宝宝的手,并用语言引导宝宝坐起来,当感觉到宝宝在发力尝试坐起来后,就可以轻轻的将其拉起来,并让其保持坐姿一定的时间。该游戏不宜练习次数过多,每天联系3次即可。
这个游戏能有效锻炼宝宝全身肌肉,并让宝宝找到坐的平衡感,对后续的爬行、站立、走路都有着一定的帮助。
父母都害怕宝宝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宝宝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但人的生长是有着固定规律的,家长不要过于心急,更不可出现拔苗助长的情况。如果家长担心宝宝可能患上运动发育迟缓,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对宝宝的肌肉力量、平衡感等进行锻炼,这样就能在保证规律的情况下让宝宝跟上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