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是检验科最基础的工作,采血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血是否规范、穿刺部位是否正确、标本采集是否规范等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采血管就是影响检验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不同颜色的采血管在临床上有不同的作用,检测项目也不一样。
不同颜色的采血管如何应用
1.红色盖子采血管又称普通血清管,它里面不含任何物质,是通过血液的自然凝固作用,将血液凝结成固体,然后进行离心分离。适用于生化、血站及血清等有关的检测;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能、肝功能、心肌酶谱、甲状腺功能等,同时还有药物检测、HIV、肿瘤标志物、免疫学等。
2.橙红色盖子的采血管是一种快速血清管,它的管壁上涂抹了一层抗粘附的硅油,内含有一种快速促进血液凝固的试剂。该方法能将收集到的血液在5分钟之内凝结,是一种非常适合急诊情况下的血清生化检测。
3.金黄色盖的采血管是一种惰性分离胶促凝管。由于在槽中加入了惰性的分离胶和促凝剂,所以当样品经过离心后,可以完全分离出血液中的血浆成分,并将其集中在管底的中心位置,这样就形成了一道屏障,这样就不会在离析时出现油滴了,也不会阻塞仪器,并且可以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用于血清生化,血清钾,钠,氯,钙,磷,PCR, HIV,血清免疫学等。
4.紫色盖的采血管叫EDTA抗凝管,通常在进行血常规和血氨检测时会用到。但这种方法并不适合做凝血实验和血小板功能的测试,也不适合做微量元素钠、钾、钙、铁、碱性磷酸等的测定。
5.绿色盖子的采血管是肝素抗凝管,主要应用在红细胞压积实验、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气分析、血流变、血沉、急诊生化等,但不宜用于血凝试验,这是因为大量的肝素会导致白细胞聚集,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的。如肝素抗凝采集管、溶血标本采集管,抗凝血酶采集管,血栓弹力图采集管。
6.淡绿色盖子的采血管也被称为血浆分离管,将肝素作为抗凝剂添加到惰性分离胶管内,可以实现对血浆进行快速分离,同时也是电解质检测的首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血液生化分析以及ICU等诊血浆生化的检测。
7.淡蓝色盖子采血管是枸橼酸钠抗凝剂采血管,抗凝剂与血比例为1:9,主要用于凝血酶原测定。采集血液时,要注意取足血2ml,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采集后应立即颠倒混匀8~10次。
8.黑色盖子的采血管是枸橼酸钠血沉实验管。
9.灰色盖子的采血管是草酸钾、氟化钠,氟化钠管,在尿素酶法测定尿素、碱性磷酸酶和淀粉的测定中不能使用,通常建议在血糖测试中使用。
使用采血管的注意事项
还有就是我们在使用采血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使用采血管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可随意更改采血管的容量。2.在进行抗凝剂抗凝管采集血标本时,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10,不宜过高或过低。3.在进行标本采集时,应保持采血管的洁净和干燥,以免标本发生溶血或细菌污染。4.对于肝素钠抗凝管、EDTA抗凝管、枸橼酸钠抗凝剂采血管等采集液体标本后,应立即混匀后送检。5.对于其他颜色的采血管,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6.不同的采血器要有相应的标识和说明。
为了便于对血样进行分类及操作,采集时应根据盖子的颜色不同进行鉴别。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按标本要求收集、保存。若不按规定采集标本,将产生如下问题:导致患者不能按时检测,延误诊治;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导致检测结果的产生误差,严重时还可能给病人带来危害;造成化验员在标本采集过程中的出现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