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冬天是冠心病的危险季,如何让心脏稳定
2024-04-23 15:00:14
作者:陈晓红
作者单位: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镇中心卫生院

随着冬日脚步的临近,寒风凛冽,气温骤降。这个季节,对于许多人来说,不仅是身体上的考验,更是对心脏健康的严峻挑战。冠心病,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在冬季往往会呈现上升趋势。因此,了解冬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掌握保护心脏的方法,对于维护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科普冬季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心脏,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的冬天。

一、冬季冠心病危险季的原因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冬季之所以成为冠心病的危险季,主要有以下原因:

1.寒冷刺激:低温会使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同时,寒冷还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增加冠心病发作的风险。

2.运动量减少:冬季气候寒冷,人们往往减少了户外活动,运动量下降,这会导致身体代谢减慢,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引发冠心病。

3.饮食不当:冬季人们往往喜欢吃一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来御寒,这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二、如何让心脏稳定度过冬季

面对冬季冠心病的危险,我们并非无计可施。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饮食习惯,加强自我保健,我们可以让心脏稳定度过冬季。

1.注意保暖:冬季气温低,要注意及时增添衣物,特别是保护好头部、颈部和脚部等易受寒的部位。外出时佩戴帽子、围巾和手套,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身体。

2.适量运动:虽然冬季寒冷,但适量的运动仍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太极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3.合理饮食:冬季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以改善消化功能,降低血脂。同时,要控制脂肪、盐和糖的摄入量,避免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

4.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心脏健康至关重要。冬季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要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对心脏造成不良影响。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6.遵医嘱服药:对于已经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药,不得随意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同时,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三、冬季冠心病的应急处理

1.立即休息:当冠心病发作时,患者应立即停止所有活动,选择安全的地方坐下或躺下休息。这有助于减轻心脏的负担,减少心肌的耗氧量,从而缓解症状。避免继续活动或进行任何可能加重心脏负担的行为。

2.拨打急救电话:在休息的同时,患者或身边的人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和病情。描述清楚发病的地点、时间、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信息,以便医生能够迅速做出判断并给予相应的急救指导。

3.遵医嘱服药:如果患者身边备有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等),并且医生之前有过相关医嘱,可以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这些药物以缓解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急救药物只是暂时缓解心绞痛等冠心病症状,并不能根治冠心病。因此,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仍需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4.在应急处理过程中,患者和身边的人应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和恐慌。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严重情况(如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应立即告知急救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更有效的救治措施。

四、冬季冠心病的预防保健

1.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参加健康讲座、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等方式,了解冠心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2.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应尽早戒烟,限制饮酒量,以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3.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常见伴随疾病。对于已经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4.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心脏健康至关重要。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心情愉悦。

冬季是冠心病的危险季,但通过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习惯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让心脏稳定度过这个寒冷的季节。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心脏健康,珍惜生命,共同迎接一个健康、美好的冬天。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