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咳”不容缓,预防先行——幼儿呼吸道疾病健康知识
2023-03-20 11:06:29
作者:袁霞
作者单位: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 儿科
在这个色彩斑斓、充满探索与成长的幼儿时期,孩子们如同初升的朝阳,满载着家庭的希望与梦想。然而,随着季节的更迭,小小的身躯有时也会面临呼吸道疾病的挑战,让每一位父母的心不禁轻轻揪起。

一、认识幼儿呼吸道疾病

1、常见类型

普通感冒: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流鼻涕、咳嗽、喉咙痛、低烧等。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症状通常比普通感冒更严重,包括高烧、全身酸痛、极度疲劳等。

哮喘:一种长期的炎症性疾病,导致气道狭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

支气管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支气管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咳嗽、咳痰;慢性支气管炎则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

肺炎:肺部感染,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多种微生物引起,症状包括高烧、剧烈咳嗽、呼吸急促、胸痛等。

2、病因解析

病毒和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幼儿园、学校,易于传播。

空气污染:包括室外的大气污染和室内的二手烟、尘螨、宠物毛发等,均可刺激呼吸道。

气候变化:温度骤变、湿度增加或减少,都可能影响呼吸道防御机制,增加感染风险。

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皮屑等,可诱发哮喘或过敏性鼻炎,进而影响呼吸道健康。

免疫力低下: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受到感染。

3、症状识别

轻症:流鼻涕、咳嗽、轻微发热、声音嘶哑。

重症:高烧不退、持续咳嗽、呼吸困难、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皮肤或唇色发绀等,需立即就医。

二、预防措施全攻略

1、加强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外出归来以及咳嗽、打喷嚏后洗手的习惯,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

正确咳嗽与打喷嚏:教导孩子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手部直接接触分泌物。

避免手口接触:减少孩子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的次数,以防病毒或细菌入侵。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定期通风: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和细菌的滞留。

空气净化:使用空气净化器,特别是在空气质量不佳的日子里,减少空气中的有害微粒。

避免烟雾:家中成员应避免在室内吸烟,烟草烟雾是重要的呼吸道刺激物。

3、营养与免疫力提升

均衡饮食:确保孩子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来源。

充足水分:鼓励孩子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

规律作息: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4、避免密集人群

减少聚集: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如商场、车站等。

社交距离:教育孩子在与他人交往时保持适当的距离,减少直接接触。

5、定期接种疫苗

预防接种:按时完成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有效预防相关疾病。

6、个人防护

佩戴口罩:在疾病流行期间或前往人群密集区域,为孩子佩戴适合的口罩。

保暖防寒: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孩子穿着,避免受凉引发呼吸道感染。

7、家庭清洁与消毒

日常清洁:定期清洁家中的表面和玩具,特别是孩子经常接触的物品。

正确消毒:对孩子的餐具、玩具和常用物品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8、增强体质与户外活动

适度运动:鼓励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日光浴:适当晒太阳,帮助合成维生素D,增强免疫功能。

三、早期干预与治疗

1、早期识别

观察症状:留意孩子的咳嗽、发热、流鼻涕、呼吸困难、食欲下降或活动力减弱等初期症状。

迅速响应: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当孩子出现高烧(体温超过38°C)、持续性哭闹不安、呼吸急促或脸色苍白等情况时,应立即给予重视。

2、家庭初步处理

保持液体摄入:确保孩子充分饮水,避免脱水。

适当降温:对于发热,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避免使用酒精。

舒适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温湿度,帮助孩子舒适呼吸。

休息充足:保证孩子有足够休息,有助于恢复体力。

3、及时就医

专业评估: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由医生进行专业评估,必要时进行血液检查、胸部X光或咽喉拭子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遵医嘱治疗:根据医生的诊断,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支气管扩张剂或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观察与复诊:按照医嘱完成疗程,定期复诊,跟踪病情变化。

4、预防并发症

密切监控:对有呼吸急促、持续高热或其他警示症状的孩子,家长应更加密切地监控其病情变化,预防如肺炎、哮喘急性发作等并发症。

家庭护理教育:医生或护士应向家长提供关于如何在家照顾患病儿童的具体指导,包括如何正确给药、如何进行物理疗法等。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远离呼吸道疾病的困扰,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灿烂的笑容。愿家长们能够用心呵护孩子的健康,让他们的童年充满阳光与欢乐。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