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检查
1.检测血液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确定是否怀孕。
2.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肝功能和肾功能能各项指标是否正常。
3.乙肝、梅毒、HIV病原体检查,检查孕妇是否患有这些传染病,以便及时进行医疗干预,防止传染给胎儿。
4.甲状腺功能检测: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造成胎儿发育不良,因此要检查甲状腺功能。
5.TORCH检测:TORCH相关病原体感染时,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播感染胎儿,引起早产、流产、死胎或畸胎等,积极做好TORCH感染的血清学筛查以便及早发现不良妊娠并及时处理。
6.B超检查:确定自己怀孕后,就可以进行B超检查,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观察胎儿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排除宫外孕情况。
7.血压:部分孕妇会出现妊娠高血压的疾病,早早检测血压,可以为后期判定是否出现妊娠高血压做基础。
孕中期检查
1.基础检查:产检时记录孕妇体重、血压、腹围、胎心率,根据孕妇的身体情况可能还需要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等其他相应项目。
2.超声颈项透明层(NT)检查:在孕11~14周时,需要做NT检查,即检查胎儿颈后透明区域,用于评估胎儿是否有可能患有唐氏综合征。
3.唐氏筛查:在孕15~20周时,需要抽血进行唐氏筛查,目的是通过检验孕妇的血液,检测母体血清中甲胎蛋白、绒毛促性腺激素和游离雌三醇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等方面来判断胎儿患先天愚型、神经管缺陷的危险系数。
这个时期孕妇除了抽血进行唐氏筛查,也可以选择用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进行唐氏综合征的筛查。通过抽取孕妇静脉血液,利用技术对母体对外周血浆中的游离DNA片段(包含胎儿游离DNA)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来判断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爱德华综合征、帕陶综合征三大染色体疾病的风险系数。
4.系统超声检查:在孕20~24周时,通过系统的超声检查,确定胎儿的体表、内脏发育情况,排查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畸形等情况出现。
5.糖尿病的筛查:在孕24~28周时,孕妇通常需要做糖尿病筛查,如糖耐量测试,主要是为了排查孕妇是否在妊娠期出现了糖尿病的症状,以便及时监控,保证胎儿正常发育。
孕晚期检查
1.胎心监护检查:在孕32周时,增加胎心监护检查,通过观察胎动、胎心等情况,防止胎儿在宫内发生缺氧等情况。
2.常规检查:在孕34周时,测量孕妇的体重、血压、腹围、宫高、胎心率、胎位,以及血常规、尿常规和胎心监护。
3.超声检查:在孕36周时,进行详细的超声检查,明确胎儿大小、羊水含量、胎儿双顶径大小,以及胎盘功能分级等。
4.GBS(B族链球菌)筛查:在妊娠35~37周进行GBS筛查,对检测阳性的孕妇进行预防性治疗,以预防新生儿早发GBS感染。
5.在孕38周时,进行常规检查后还要接受盆骨及身体各项评估检查,决定生产方式。部分孕妇可进入医院进行待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