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溺水后该如何自救?
2024-04-19 15:48:46
作者:金国征
作者单位: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

1.淹溺又称溺水,指是人淹没与浸润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溺水的概念是指经历了与淹没与浸润于水有关的危难过程,需要进行现场生命支持或进行急救观察治疗的情况。

2.淹溺的严重情况为溺死,是一种“致死”性的事件,溺死通常描述溺水后24 h内死亡患者,即溺水后在复苏现场、急诊科或医院内经历心脏停搏并复苏无效宣布死亡的溺水事件。

3.淹溺性心脏停搏,是淹溺最严重的临床过程,指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发生呼吸停止和(或)心搏停止的临床急症,其特点是发生突然、抢救困难、病死率高,但可以预防,常于游泳、船只沉没、潜水、意外及自杀等情况下发生。

淹溺的临床表现

1.落水时间短者,或人体吸入水量2.2mL/kg 时,可出现轻度缺氧现象,表现为口唇、四肢末端青紫,面部肿胀,四肢发硬,呼吸浅表。人体吸入水量在10mL/kg以上者则1min 内即出现低血氧症,或落水时间长者,出现严重缺氧。

2.表现为面色青紫,口鼻腔充满血性泡沫或泥沙,四肢冰冷,昏迷,瞳孔散大,呼吸、心搏停止。溺死者多呈面色青紫、两眼红肿,口腔、气管、胃及肺内有很多水泡沫,上腹部膨隆,皮肤肿胀,全身冰冷。

3.另有一种溺水者因落水后惊慌而迅速昏迷,或因冷水强烈刺激而引起喉头痉挛和声带关闭导致呼吸、心搏停止,虽肺内进水不多,亦可致死。

喉头痉挛和声带关闭导致呼吸、心搏停止,虽肺内进水不多,亦可致死。

溺水上岸后如何急救

A-B-C

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溺水者能否存活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溺水者是否可以迅速离开水面、溺水者是否得到了适当的复苏救援。

大多数溺水幸存者都是在现场得到了及时的施救,如现场接受心肺复苏。如果未得到及时的救护,即便后续采用先进的生命支持手段,溺水者的生命也很难被挽救。

因此,心肺复苏是抢救呼吸、心搏骤停溺水者的关键措施,抢救溺水者的心肺复苏操作应按照A-B-C(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的顺序进行。

A

打开气道(Airway)

把溺水者救上岸后,应迅速清理口鼻异物(如淤泥、杂草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当溺水者无颈椎损伤时,可以采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施救者跪于溺水者一侧,将一只手放在溺水者前额,用手掌小鱼际(小手指侧掌缘)用力向下压额头使头部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下颏处,使下颌骨向上抬起。注意:切勿按压颈部或下颏下面的柔软部分,避免造成气道堵塞。

无需控水,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水会作为异物阻塞气道。

B

人工呼吸(Breathing)

对于心搏骤停者,立即给予2~5次人工呼吸,然后开始以30:2的按压/吹气比例实施心肺复苏,如有两名施救者,以15:2的按压/吹气比例实施心肺复苏。

操作步骤:在开放气道的同时,施救者用放在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溺水者的鼻翼,正常吸一口气(无需深吸气),张大嘴把溺水者的口唇完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持续时间约1 秒,抬头换气松鼻翼,再用同样的方法吹第2次,连续吹气2次,吹气的同时用眼睛余光观察胸廓是否隆起。

C

胸外按压(Compression)

按压位置: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胸骨下半部)。

按压方法:施救者一手掌根紧贴在溺水者胸壁,双手十指相扣,掌根重叠,双上肢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轴,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确保每次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按压与放松比大致相等。

按压深度:5~6厘米。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复原状。

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TIPS

1.终止心肺复苏的条件:

• 溺水者被抢救成功

• 专业急救人员或其他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接替急救工作

• 现场环境危险需要转移

2.对于溺水造成的心搏骤停患者,尤其是对在水温低的水域发生溺水而心搏骤停者,心肺复苏时间应适当延长,千万不要轻易放弃抢救。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