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隐睾是指男婴出生后,一侧或双侧睾丸未降入阴囊,而停留在睾丸下降途径中的某一个部位,如腹膜后、腹股沟管或阴囊入口处。这是一种先天畸形,可能与遗传、精索血管发育延迟、胚胎期母体的内分泌等因素有关。隐睾可表现为患侧阴囊空虚,触诊时无法触及睾丸,有时可在腹股沟或阴囊外触及睾丸。
隐睾可影响精子的生成,发生恶变的几率也会增高。因此,如果怀疑儿童患有隐睾症,应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治疗。那么,应该怎么治疗呢?是都需要手术吗?手术后应该注意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科普一下。
一、儿童隐睾治疗措施:
1.内分泌治疗:这是一种通过药物调节患儿内分泌系统,以促进性腺分泌的方法。对于单纯隐睾先天性发育不全的患儿,内分泌治疗是首选。通常在患儿年龄较小,如三岁前,采用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LHRH(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进行治疗。这些药物能够刺激睾丸间质细胞产生睾酮,促进生殖细胞的发育成熟,并有助于睾丸下降至阴囊内。然而,内分泌治疗并非对所有隐睾患儿都有效,特别是对于睾丸位于表浅腹股沟窝的患儿,效果可能并不明显。
2.手术治疗:当内分泌治疗无效或睾丸位置较高时,手术治疗成为必要选择。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恢复睾丸的正常生理环境,保持其生育能力,并预防可能的并发症和恶变。手术一般在一到两岁之间进行,因为腹腔内的隐睾相较于正常睾丸,其恶变风险高出四倍。手术方法包括睾丸下降固定术、睾丸自体移植术、睾丸切除并假体植入术以及腹腔镜手术等。具体手术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而定。
3.日常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日常护理同样重要。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的情绪状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烦躁,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发育。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避免睾丸扭转、嵌顿等意外情况的发生,以免加重病情。
4.药物治疗:在手术前或手术后,可能还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例如,注射用绒促性素、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等药物可以刺激间质细胞释放睾酮,进一步促进睾丸的发育和下降。这些药物的使用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5.其他治疗:除了上述治疗措施外,还可能采用其他辅助治疗方法,如中医治疗等。中医治疗以辨证施治为原则,通过中药内服、外敷等手段,调理患儿的整体状况,促进睾丸的下降和发育。然而,中医治疗效果较慢,需要家长和患儿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二、儿童隐睾术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观察患儿的神志、瞳孔,给予心电监护、低流量氧气吸入,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有异常及时处理。
2. 输液管的各连接处需要紧密衔接,并注意保护补液肢体,避免患儿完全清醒时躁动不安,拔脱留置针管。必要时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确保液体入量。
3. 术后一般宜卧床休息3天,行睾丸切除手术的患儿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若取半卧位,膝下应垫一软枕,以松弛腹肌,减轻腹部张力。卧床时勿屈曲髋关节,以免睾丸牵引松弛致睾丸退缩。
4. 术后6小时可进流质饮食,第2天进易消化、含纤维素高的饮食,并注意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5. 患儿手术后如留置胃肠减压管、导尿管等,应注意保持通畅并妥善固定,避免折叠、扭曲,防止患儿自行拔除。胃管在患儿清醒后即可拔除。
6. 保持会阴部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被染湿时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更换,防止切口感染。伤口疼痛剧烈时,可用深呼吸、呵气等方法减轻疼痛,无效时可适量给予镇痛药予以止痛,同时可增加抚摩、话语安慰等护理干预措施。
总之,儿童隐睾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个人情况等因素。在选择治疗措施时,家长应咨询专业医生并遵循其建议。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大多数隐睾患儿的病情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并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