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正确认识结核病 
2024-04-19 16:07:45
作者:张艳
作者单位: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

在2023年WH0公布的全球性结核病研究报告里,我们可以看到,结核病已经成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后,第二个主要的单一感染来源。在2022年,我国新增了74.8万例结核病患者和3万例死亡病例,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结核病高发国家。正确理解结核病,对社会防控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类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不仅仅侵犯人体呼吸道,亦可以感染全身各器官,如消化道、皮肤、肾脏、淋巴结、骨、脑等部位,其中最常见的是侵犯肺部,称为肺结核,俗称“痨病”。

二、 结核病有哪些症状及如何传染?

结核病因感染的部位及严重程度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感染后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病。肺结核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体重下降等,个体之间会有所差异。其他结核病则可出现相应部位症状,如肾结核可引起腰痛、尿频、尿急、尿血等,中枢神经系统结核可引起头痛、意识障碍等。

因结核分枝杆菌的抵抗力较强,能在干燥环境存活6~8个月,对热、冷、酸、碱等抵抗力也很强,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肺结核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者吐痰时,存在于呼吸道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就可能会随之排出到空气中,接触者吸入飞沫后,就可能会被感染。此外,在呼吸道以外的部位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者,也可能通过消化道、皮肤、伤口等接触途径传播,但这些途径较为罕见。

三、怀疑得了结核病该怎么办?

如果存在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持续出现结核病的典型症状或者其他部位感染找不到明确病因,而怀疑自身有结核分支杆杆菌感染时,及时到医院接受相应的检查。结核病的诊断不仅需要分析临床症状,还需要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通常采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痰液或病变部位的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检查、培养、核酸检测等,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需要进行病理学检查。对于肺结核通常还需要结合CT等影像学检查中提示的肺部病变情况进行分析,如斑片影、空洞、粟粒状等典型表现。

四、结核病治疗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诊断结核病后,应积极配合医生采取合理治疗,治疗周期通常为6~9个月,也可能达到一年甚至更长。结核病容易复发和产生耐药性,其治疗以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为原则,要按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能自行停药或更换治疗药物。治疗期间应多注意饮食、加强营养,以提高抵抗力,促进病情的好转。同时也要与家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注意进行适当的隔离,避免传染他人。此外,需谨遵医嘱注意定期复查,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因治疗周期较长,要保持乐观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绝大部分是可以治愈的。

五、如何预防结核病?

结核病不仅导致了个人的健康负担,同时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需要从各环节进行预防和控制。预防结核病的关键是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并治疗结核病患者以及通过接种卡介苗来提高人群的免疫力。同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免疫力;人员密集处戴好口罩,避免与结核患者进行密切接触,尤其是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HIV感染者等)、患有慢性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群等易感人群。

结核病虽然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但是可防可治的。只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正确认识结核病、提高防控意识、建立健全的结核病防治体系、以及不断提高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就能够有效地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