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为世界痛风日,痛风不仅影响关节,也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肾病、脑梗塞、冠心病等慢性病密切相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诊疗过程中我们发现患者的很多错误认识,为增强人们健康养生知识,科学的认识痛风,特对痛风的诊疗误区作如下健康科普。
1.关节痛,只要尿酸升高就是痛风,尿酸不高就不是痛风。
痛风(gout)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中尿酸生产过多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虽然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基础,但因个体差异,并非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均会出现痛风,无关节炎症状的单纯高尿酸血症并不能诊断痛风。痛风发作期间由于血中尿酸析出到关节组织检验血尿酸水平有可能会正常,也不能以此除外痛风的诊断。所以,不能以尿酸的高低来诊断痛风,尿酸高不一定是痛风,尿酸不高也不一定不是痛风。尤其是遇到绝经期前的女性患者更要谨慎诊断痛风。
2.只要尿酸高就要降尿酸治疗
202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管理指南对药物降尿酸治疗(ULT)的指征按照不同推荐强度给出建议:①强烈推荐,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的痛风患者开始行ULT:皮下痛风石≥1个,有证据表明存在痛风引起的任何影像学损害,或痛风频繁发作(≥2次/年);②有条件推荐:对曾经发作>1次,但发作不频繁(<2次/年)的痛风患者开始ULT;对首次出现痛风发作的患者,有条件反对起始ULT;对于首次痛风发作且合并中重度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CKD3期及3期以上)、血尿酸>9mg/dl或尿路结石的患者,有条件推荐起始ULT;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6.8mg/dl,无痛风发作或皮下痛风石),有条件反对起始ULT。
3.尿酸降得越低越好
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360μmol/L,并长期维持;若患者已出现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作,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300μmol/L,直至痛风石完全溶解且关节炎频繁发作症状改善,可将治疗目标改为血尿酸<360μmol/L,并长期维持。因人体中尿酸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血尿酸过低,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因此建议降尿酸治疗时,血尿酸不低于180μmol/L。
4.啤酒不算酒,喝喝也无妨,红酒饮料可以喝。
痛风非药物治疗的总体原则是生活方式的管理,首先是饮食控制、减少饮酒、运动、肥胖者减轻体重等;酒中乙醇可以加速嘌呤合成,增加尿酸的产生,减少尿酸排泄,啤酒虽然酒精含量不高,却含有大量嘌呤,故所有的酒类包括白酒、啤酒、红酒都不适合;除了酒类外,含有果葡糖浆的饮料也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应限制饮用。
5.痛风不能吃豆腐、豆芽,控制饮食可以不吃药。
饮食方面需限制高嘌呤的动物性食品,如动物内脏、贝壳类食物和沙丁鱼等,减少中等嘌呤食品的摄入。豆类的嘌呤含量并不比猪肉高,不提倡也不用过分限制。需强调的是,饮食控制不能代替降尿酸药物治疗。
6.痛风发作了输青霉素或头孢消炎就好
痛风为无菌性炎症,抗生素对其无效,痛风发作可在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等药物后缓解或数天后自然缓解。
7.有痛风石就要手术
经积极治疗,血尿酸降至300μmol/L以下维持6个月以上,部分痛风石可逐渐溶解、缩小。对于痛风石较大,压迫周围神经或痛风石破溃,经久不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患者术后仍须接受规范化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