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是怎么回事?医学上指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造成心肌坏死,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发生在相应的心肌内。一般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都是需要住院治疗的,而且都是需要在监护室进行观察和治疗的,所以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很重要。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24~48小时之内,病人都是需要卧床休息的,不能轻易下床活动,所以一般的护理我们临床上医学上叫作特级护理或者是一级护理,病人一切的活动都要在床上,不能下地。
在这个护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病人进行一些健康的宣教,既要病人保持心情,不要过度的紧张,同时让病人要安静的休息,保证睡眠,这样心肌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其次在护理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病人大便的通畅,一般都要给予通便的治疗,饮食上要给予清淡的饮食,一般都是吃一些流食,粥啊,片儿汤等等,这些比较清淡容易消化的饮食,这样才可以不加重心脏的负担,使病人尽快恢复。当然,在心肌梗死稳定到48小时后,若无严重并发症,患者可在3~4天后逐渐过渡到坐在床边的椅子上进食,这时可适当下床活动、排尿和室内轻微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平时饮食中应给患者食用一些纤维素丰富、易消化、饮食清淡、不能吃油腻、多食纤维素能使大便保持通畅、胆固醇高、热量高的食物尽量不吃、煎炸、辛辣刺激性食物绝对不能吃。
但如果伴有严重的心衰、心律不齐或低血压等情况,病人需要延长一些卧床时间和出院时间,需要视具体病情而定,并且必须定期复查,如感觉不适需 及时就医,或延长住院时间。
急性心肌梗塞是除按时服药外,病人家属还需做好护理工作的一种较难治疗的疾病。一般情况下,在病人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出院了,在病人身体康复的时候进行一些适当的护理工作,对病人出院后家属的陪伴是很有帮助的。有哪些急性心梗的护理措施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病情稳定、没有并发症的病人,在医院度过急性期后,医生会让他回家做复健。
1.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保持大便通畅;坚持适度体育锻炼。
2.不要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和避免吃得过饱。
在上述原则中,康复治疗的主要措施是坚持合理、适量的身体训练。心肌坏死愈合1~2个月,此时康复治疗的目的是促进体力恢复,增加心脏侧支循环,提高心肌功能,减少反复发作和危险因素。
1.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能坚持的项目,如步行、打太极拳等。
2.掌握好运动量是必须和医生协商决定的关键问题,运动量太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虽然比不锻炼好;太大反而可能造成危害。
3.运动量的增加要循序渐进,特别是出院初期的运动量一定要适当,运动量要根据体力的恢复和心功能的状况,循序渐进地增加。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每一位病人在心肌梗死亡后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一定要个体化地进行锻炼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