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骨超声是利用超声对肌肉骨骼系统的病变进行筛查诊断,尤其是对一些小的、较隐蔽的、不易引起注意的病变(如肌肉肿瘤等)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患者,如:关节疼痛、四肢肌肉无力、肢体麻木等。肌骨超声主要是通过超声对人体骨骼肌、韧带、关节等结构进行探查检查,发现这些部位是否存在病变。由于人体骨骼系统异常,超声检查时可观察到一些疾病的细微变化,并在必要时对病变部位进行穿刺活检。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肌肉疾病的筛查和诊断。下面我们就详细地说说肌骨超声的意义。
肌骨超声如何看
1.结构检查:正常肌肉显示为均匀连续的细条状回声,无回声信号。肌骨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出人体骨骼中肌纤维和骨结构,以及病变部位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的关系。
2.运动功能检查:肌骨超声主要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骨骼肌的病损是否与周围正常肌肉相对应。正常骨骼肌主要位于肌肉与骨之间或肌肉内部,而病变部位的肌纤维可出现变细、断裂、消失等改变;同时因肌肉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变性等病理变化,造成神经冲动传导障碍,使肌肉收缩产生异常动作,从而使肌力减弱或消失。肌骨超声还可用于鉴别诊断骨骼肌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
3.软组织检查:肌骨超声主要用于四肢关节、肌腱及韧带等软组织结构的检查。
肌骨超声有哪些注意事项?
由于肌肉和肌腱在解剖和功能上与骨骼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临床上常将二者误诊为骨骼、关节的疾病。比如,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时,若发现椎间盘突出部位有明显的骨性突出,而其他部位并未显示出异常回声,则很可能是将腰椎间盘突出误当作了椎管狭窄。此时临床医生往往会对患者进行腰椎穿刺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从而避免进一步的手术治疗。所以,对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软组织病变,应该积极进行肌骨超声检查。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对肌肉和肌腱等软组织病变的诊断已有了长足进步,肌骨超声也因此成为肌肉和肌腱疾病诊断中最有潜力的手段之一。1.肌肉和肌腱的超声检查,由于肌肉组织致密,肌骨超声图像较弱,可将软组织切成更小的切面或小块组织进行观察。2.肌骨超声可用于神经根型和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横断伤、截瘫后神经功能障碍的诊断。对于颈椎病,颈髓损伤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受压变细或无明显异常;对于脊髓损伤,则主要表现为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局部感觉丧失或运动障碍,肢体不同程度的瘫痪或肌张力降低等。
肌骨超声显示的影像信息
肌骨超声显示的影像信息主要有以下五点,分别为:1.超声检查时,对浅表软组织可直接显示组织形态、结构、功能及血流等。2.超声对肌骨内软组织显示的空间范围受限于其厚度,仅能观察到小范围的结构,因此检查前应仔细观察肌骨内各层结构,切勿将组织内结构误认为肌肉。3.超声对肌骨内软组织显示的边界通常较为清晰,但仍应注意其与周围软组织及骨骼之间的关系。
肌骨超声的不足
肌骨超声作为新型的检查技术,相对于其他的检查技术有着较为明显的优点,但是肌骨超声也会有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也会在实际的运用检查中产生不利影响。临床发现,肌骨超声拥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因为超声波无法穿透患者的骨骼,进而导致超声的视野受到影响,导致无法对患者的整个关节的解剖结构进行全方位地显示。
结束语
以上就是作者对肌骨超声相关内容进行了大致的介绍,旨在帮助大家对肌骨超声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