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异物吸入”之殇
2024-04-24 16:46:02
作者:白新凤
作者单位:河北省儿童医院 重症医学一科

1岁半的乐乐“滋滋的”吸着葡萄里甜甜的汁液,“滋…滋…”用力吸,将整个葡萄都吸进去了,乐乐摸着脖子发不出声音,瞬间倒在地上呼吸心跳消失了……

2岁的萱萱嘴里含着奶奶刚喂的瓜子,一边跑,一边笑,突然萱萱倒在地上,痛苦的蜷缩着,脸和嘴巴都紫了……

3岁的欢欢吧砸着小嘴啃着火腿肠,跟着动画片里的小动物开心的扭着屁股,突然,欢欢开始剧烈咳嗽,脸都憋红了,却咳不出东西……

5岁的毛毛对玩具汽车上的小轱辘爱不释手,临睡前躺在床上,小手举着车轱辘开心的玩耍,“咯咯……”的笑着,许是累了,手一抖,轱辘不偏不倚的掉入张着的口中,随着要发出笑声的深吸气动作而进入了气道……

8岁的亮亮经常嘬着笔帽玩儿,同学搞恶作剧猛地拍他肩旁,亮亮受惊吓倒吸一口气,滑溜的笔帽就像脱了弦的箭,倏地吸入了气管……

对于河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来说,类似的病例不胜枚举,这样的孩子让人心疼,这样的意外让人警醒,这样的悲剧让人惋惜。这类疾病的孩子进入PICU前多数因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已经历过心肺复苏抢救治疗,但因窒息导致缺氧的时间长,缺氧性脑损害严重而脑死亡或死亡。这类疾病有个共同的名字——呼吸道异物。

什么是呼吸道异物?

呼吸道异物是指异物进入气道,阻塞呼吸,快速进展为窒息、昏迷、心搏骤停。它是儿童常见急症,可导致呼吸困难、肺炎和肺不张,甚至可造成死亡,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威胁生命安全的意外事件,是导致3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呼吸道异物以植物性异物(如花生、瓜子等坚果)为主,当这些异物进入呼吸道后,异物不仅可阻塞气道,其内所含的游离脂酸具有刺激性,可引起呼吸道黏膜严重的炎性反应,进而加剧气道阻塞。呼吸道异物还可见果冻、龙眼、荔枝等胶冻状食物,以及玩具小零件、纽扣电池、枣核及其他果核等。

呼吸道异物中约80%的患儿好发于1~3岁,且男孩居多。可能原因为此年龄段孩子刚刚开始独立行走,好奇心强,喜欢用口尝试认知事物,有潜在异物吸入的风险;婴幼儿喉头保护性反射功能欠佳;幼儿牙齿发育不全,过早食用坚硬食物不能嚼碎,喉的保护性反射功能较差,咳嗽反射亦不完善,易将口内食物呛入气道且不易排出;在性格上男孩相比女孩更容易在进食时嬉笑打闹,造成误吸。

进食过程中活动、哭 闹、大笑是呼吸道异物的主要诱因。家长应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食习惯,口中含物时不诱其哭闹、跑跳、大笑;应避免3岁以下的儿童接触坚果类食物或是小玩具;应教育儿童不要养成口中含物的习惯,发现口中有异物时不要试图强行抠取或吓唬致其哭闹以免异物吸入,而应让其在安静状态下自行吐出;一旦异物吸入造成呛咳、气喘,不论之后是否缓解均应立即到有条件的医院排除呼吸道异物可能。

呼吸道异物该如何应对?

为保护孩子们的生命健康,让我们一起呼吁:为了减少因异物吸入导致的缺氧性脑损害,建议全社会共同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及“心肺复苏术”。

1.急救不能站立的婴幼儿:救护人坐着或者跪在地上,用一只手的两个手指夹住孩子的颧骨(固定头部),孩子头朝下45度趴在救护人的前臂上,再用另一只手掌的掌根大力拍打孩子两个肩胛骨连线的中点处5次。然后,将孩子翻过来躺到救护人另一侧手臂上,以便检查异物有无排出。如没有排出,再用两个手指按压孩子两个乳头连线中点处5次。如果异物还是没有排出,重复以上动作。

2.急救可以站立的清醒儿童:救护人单膝跪地或蹲或站在儿童身后,两手臂环绕孩子腰部,右手握拳顶住其肚脐上方两指处,左手包住右拳,向后上方冲击,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3.急救已窒息昏迷儿童:尽快开始心肺复苏术。

孩子安全无小事,意外伤害警钟长鸣!全社会共同参与,为祖国的接班人创造健康成长的安全环境。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