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病,但以春、夏季节发病为最高。其发病年龄段多在5~9岁,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患儿的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出现皮疹、疱疹、溃疡等。由于近几年手足口病爆发频繁,很多家长一听到自家孩子患了手足口病可谓是“闻虎色变”。下面就家长怎样辨别、预防、护理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向大家作一介绍。
怎样辨别儿童是否得了手足口病?
“一摸二看”。所谓的“一摸”就是作为家长,要随时关心孩子的身体情况,经常摸摸孩子的额头和身体,看有没有发烧的症状。手足口病的发病起初就是发热,轻症患儿一般体温都在39℃以下,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儿,体温多在39℃以上。所谓的“二看”就是家长要随时观察患儿的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皮疹出现,皮疹一般像米粒或绿豆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一圈红晕,没有明显的瘙痒感。除了上述还要了解有无咳嗽,流鼻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的一些症状,以及患儿的精神状况,有无呕吐,是否易惊,肢体有无抖动等。
儿童手足口病如何治疗?
1.对症治疗。对于手足口病病情较轻的,伴有低热症状时,要注意防风以及对症治疗发烧,其手足口病便会自动消退。如果手足口病比较严重,应及时送往医院住院观察治疗,不能延误时间以免危及孩子的生命。
2.服用抗病毒药物。儿童的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传染病,所以应给抗病毒治疗,服用一些含有维生素B以及C的抗病毒药物来治疗,效果很好。
3.提高免疫力。如给予患儿采用转移因子药物来提升孩子的免疫力,增强抵抗病毒能力,避免病情继续扩展。
儿童如何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1.远离密集人群。首先尽量减少儿童到人群密集和空气流通较差的公共场所,往往这些场所是极易被传播疾病的所在地。
2.注意儿童个人卫生。手足口病的口病传播途径多,其治疗首先是要预防,婴幼儿和儿童又是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因此饭前便后要让儿童洗手,儿童平时玩耍的玩具也要保持清洁、干净,必要时可每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消毒处理一下。
3.卧室要勤通风。要经常打开卧室的门窗进行通风,以保持卧室空气流通与卫生。因为空气不流动易导致空气中的细菌滋生,从而导致免儿童患病。在炎热的夏季要定时通风换气,避免长时间开空调,避免室内太干燥,以免影响儿童的健康。
4.养成吃熟食的习惯。家长一定要让儿童吃熟食,不吃生冷食物,特别是变质、过夜的饭菜等等。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注意饮食卫生非常重要。
5.喝开水。一般情况下儿童的肠道抗病能力都比较弱,加上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因此,小孩子为了预防手足口病一定不能喝生水,同时也不要喝凉水,要喝煮沸过后的温开水。
6.勤晾晒衣被。对于孩子的衣服、被子要经常换洗,同时还要经常的拿出来晾晒。这样既让衣被干净整洁,又可通过紫外线杀死细菌和病毒。
7.增强儿童免疫力。要给孩子合理的饮食,以及充足的休息,适当的晒晒太阳,并引导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8.勤观察。每当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各位家长要多多关心孩子的身体情况。如每天早晨看看孩子的皮肤和口腔,注意孩子的体温是否正常,一旦出现体温和皮肤的不正常变化,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