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13岁,初一年级学生,平时性格活泼,品学兼优。2年前患儿有时诉眼前看到小方块,30分钟左右出现头痛,以前额、双颞部为著,搏动性或闷痛,严重时伴呕吐,睡眠可减轻或缓解。因头痛反复发作,学习成绩也出现了下降。家长多处求医,头痛一直不见好转,反而逐渐加重了,心急如焚的家长到我院就诊。在做了相关影像学以及其他神经相关的检查,很快明确了诊断:伴先兆的偏头痛。那么这又是怎么样的一种疾病呢?
什么是头痛
头痛是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分疼痛(指眉弓、耳廓上部及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有时可牵涉到面部或颈部。在小儿时期是较常见的症状,在许多疾病过程中都可以出现头痛。12岁之前,男孩与女孩头痛患病率相似(约为10%),12岁以后,女孩的患病率更高(女孩为28~36%,男孩约为20%)。具有一级或二级亲属罹患头痛的家族史的儿童更常发生头痛。头痛分为三部分:原发性头痛、继发性头痛、痛性颅神经病变、其他面痛和头痛。大多数头痛是由于头颅的痛觉感受器在受到致痛刺激时产生神经冲动,经痛觉传导通路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分析整合而产生痛觉所致。头颅组织中只有痛敏组织受到刺激时才发生头痛。对疼痛敏感的颅外结构有头皮、皮下组织、肌肉、帽状键膜、骨膜以及血管、肌肉和末梢神经,其中以颅外动脉、肌肉和末梢神经最敏感。颅内对疼痛敏感的结构有硬脑膜、血管和颅神经,特别是颅底的硬脑膜、颅底动脉、静脉窦以及引流到静脉窦的脑皮质静脉的近端部分。大部分软脑膜、脑实质、脑室、室管膜及脉络丛是无痛感的组织。
头痛产生的原因
1.血管因素: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外血管的收缩、扩张以及血管受牵引或伸展均可导致头痛。2.脑膜受刺激或牵拉:颅内炎症或出血刺激脑膜,或因脑水肿而牵拉脑膜引起头痛。3.神经因素:传导痛觉的脑神经和颈神经被刺激、挤压或牵拉均可引起头痛。4.肌肉因素:头、颈部肌肉的收缩也可引起头痛。5.牵涉性因素眼、耳、鼻、鼻窦及牙齿等病变的疼痛,可扩散或反射到头部而引起疼痛。6.神经功能因素见于神经症和精神疾病。
头痛的临床表现
发生的时间(清晨、白昼)及持续时间;性质(刺痛、跳痛、钝痛,孩子小常常不能表达),程度(轻、中、重);有无先兆、前驱症状、伴随症状、视觉异常、呕吐、眩晕,有无发热、流涕、咽痛、鼻塞;头痛激发、加重和缓解因素;头痛家庭史;头痛治疗效果;医生需要对头痛者进行细致的全身及神经系统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压、血常规、头颅和副鼻窦CT、眼科检查、必要时做脑脊液及脑MRI等查找病因。
各种小儿头痛中最常见的是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上感和五官科疾病引起的头痛。各种颅内病变引起的头痛需要重视,如不及时发现甚至能危及患儿的生命,必须尽快查出病变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才不致于延误病情。
头痛的治疗
头痛原因复杂,需要针对不同病因治疗。在生活中,一旦出现头痛,请及时就医,尽可能先排除紧急、危及生命的疾病。尽量避免诱发因素:疲劳、焦虑、睡眠不足/过多、饮食(奶酪、咖啡、可乐、巧克力、冰淇淋、腌制食品、烧烤食品等)、肥胖、头外伤、长时间应用电子产品。生活方式干预:良好睡眠习惯、锻炼习惯、规律饮食习惯,充足的液体摄入。记录头痛日记:饮食、运动、睡眠,从而发现不同的诱发因素,提高药物疗效。松弛疗法、生物反馈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