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浅谈血尿
2024-04-24 10:21:55
作者:韩佩桐
作者单位:河北省儿童医院 肾脏免疫科

血尿是小儿泌尿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儿童最常见的尿检异常之一,也是儿童多种肾小球疾病的早期表现之一。但血尿并不是一个疾病的名称,而是常见的一种症状或体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诊不同程度的血尿、或者疑似血尿的患者,其原发疾病往往大相径庭。绝大多数家长和患者,甚至是非肾脏病专业的医生,对于儿童血尿的评估、诊断和处理常常表现的一筹莫展。那么,血尿的概念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够判定患者是否存在血尿呢?

如何判断血尿?

首先,血尿的诊断要素包括两个方面:尿中红细胞来源于人体泌尿系统,且其数量超出正常范围。其次,临床一般将血尿分为两类: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即肉眼可见到红色或茶色的尿,通常认为每1000ml尿液中含1ml血即成肉眼血尿;镜下血尿即肉眼看不出红色或者茶色,但离心尿红细胞>3个/HP。

家长朋友们常见的困惑

1.尿潜血阳性,一定是血尿吗?不一定。尿潜血是血尿的过筛检查,不能作为诊断标准,常存在假阳性。如口服还原性食物或药物,溶血,红细胞破坏等。

2.尿红细胞增高,一定是血尿吗?不一定。尤其要严格排除血性污染等情况,尤其是女性月经血污染尿液标本。

3.红色尿,一定是血尿吗?不一定。要警惕多种食物(红心火龙果、甜菜等)、药物(利福平、非那吡啶等)或其他疾病(卟啉病等)可以引起尿色改变,但此时尿沉渣镜检红细胞为阴性,尿潜血也多为阴性。

4.诊断血尿后,一定是患了肾脏病吗?不一定。要谨慎排除非肾脏疾病导致的血尿。如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泌尿系肿瘤等。

什么样的血尿提示可能罹患肾脏病呢?

我们所说的肾脏病,侠义上通常指肾小球疾病,肾性血尿往往提示患者可能罹患肾小球疾病。肾性血尿,是指肾小球来源的血尿:即尿红细胞来源于肾实质病变。尿RBC变形率(环形、穿孔、芽孢、棘状细胞总和所占尿中红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常常≥30%,值得注意的是,当肾性血尿、且为明显的肉眼血尿时,尿RBC变形率常常可以低于30%。

如何分析血尿呢?

面对血尿,我们一般的诊断步骤分三步:1.确定是否为真性血尿。2.确定血尿来源部位。3.寻找的血尿病因。

血尿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呢?

1.肾内科疾病:急性肾炎综合征、继发性肾病、IgA肾病、肾病综合征、胡桃夹现象、高钙尿症、遗传性疾病、泌尿道感染等。

2.泌尿外科疾病:肿瘤、结核、尿石症、丝虫病、泌尿系统血管异常、损伤等。

3.全身性疾病:(1)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血友病、再障、ITP。(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内膜炎等。(3)传染病:猩红热、疟疾、流行性出血热等。(4)风湿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等。

4.尿路邻近器官的疾病:急性阑尾炎、结肠炎、输卵管炎、盆腔炎、盆腔肿瘤等。

5.其他原因:过敏或毒性反应、理化因素:如放射性膀胱炎、重金属中毒等。

血尿病人都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1.尿液检查:主要包括尿常规、尿红细胞形态、肾早损检查、尿沉渣计数、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钙定量等。

2.血液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肾功能、血清蛋白、补体、铜兰蛋白、抗链O、免疫球蛋白、血沉、自身抗体、抗核抗体、血管炎相关指标等。

3.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腹部泌尿系超声、胡桃夹超声、泌尿系CT、泌尿系核磁等。

4.特殊检查:如乙肝、结核等特殊感染筛查,遗传代谢疾病相关筛查。

5.肾穿刺活检:对于不明原因的血尿病人,实验室检查难以明确诊断,需行肾穿刺活检了解肾脏病理情况。

6.基因检查:对于有家族史、肾外表现或肾穿刺活检提示遗传性肾脏病可能患者,可行基因检查协助诊断。

总之,血尿是肾小球疾病早期和常见表现之一,尿潜血阳性、红色尿不等于血尿;无论什么病因的血尿,除尽早诊治外,重点在于定期复诊、长期随访;部分患者仅凭实验室检查无法明确病因,必要时需行肾活检或基因检查协助明确诊断。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