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2023-04-18 15:53:49
作者:王云霞
作者单位:山东省阳谷县中医院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等引起,长期存在高血糖,会给人体各器官组织(如神经、血管)带来严重损伤。那么,糖尿病患者该注意一些什么事项?该如何护理?

 

影响糖尿病的因素

造成糖尿病的因素有饮食习惯、免疫系统、神经病变、遗传、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在生活中摄入过多的甜食、高脂饮食,会引起疾病发生。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性疾病,在病毒加抗体的作用下,会破坏胰岛细胞,减弱胰岛素的分泌功能,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经常熬夜会影响身体对糖分的吸收,引起血糖升高,诱发疾病。

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1)控制总容量。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结合患者的工作、劳动等因素,算出患者每天所需摄入的总热量,对其进行三餐或四餐的分配。如三餐,早餐1/5,午餐和晚餐分别2/5。四餐每餐占比分别为1/7、2/7、2/7、2/7。每餐饮食搭配均匀,每餐定时、定量均有谷类、油类和肉类,控制患者每天的热量摄入,可减缓葡萄糖的吸收,促进胰岛素的释放。(2)合理分配食物中的碳酸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食物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2%~15%,脂肪占总热量的30%~35%。

2.适量运动锻炼,有助于减轻体重,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增强,可延缓病情进展,能够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选择运动项目需依据患者的年龄、病情、是否有并发症等情况,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运动锻炼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需要坚持锻炼,切勿随意中断。

3.需注意休息,对于身体虚弱的患者要增加卧床休息的时间,同时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四肢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4.药物治疗:(1)使用降糖药治疗,患者需要了解各类降糖药的作用,使用方式、用药剂量、服药时间,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还需学会观察血糖的变化、药物的治疗效果。(2)胰岛素注射的方法,可以选择腹部、背部、上臂三角肌等部位,为确保剂量正确,选用1 mL注射器抽取药液,先准备抽好的药液,在使用碘伏消毒后,在皮肤呈45°角皮下注射,为保证针栓内药物全部注射,在药液推完后停留10秒,注射结束后使用干棉签按压半分钟,避免液体溢出,使药效降低。还要注意胰岛素的保存,需放在4 ℃冰箱内保存,杜绝剧烈摇晃。

5.局部护理:(1)皮肤护理,患者会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易出汗,并且汗液含有较高的葡萄糖,会刺激皮肤引起瘙痒等症状,患者需勤洗澡、更换衣物,确保皮肤干净,避免皮肤感染。(2)患者会因末梢神经病变等因素,造成足部疼痛等症状,需注意足部卫生,保持干净,预防感染。冬天注意足部保暖,杜绝赤脚走路,可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1.合理饮食,三餐规律饮食、少食多餐是糖尿病患者最好的饮食方式,主食每餐控制在100 g左右,并且患者还需严格限制多脂类、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等食物,避免加重脂质代谢紊乱,引发高脂血症。多食用含丰富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最好每日摄入纤维含量≥40 g,忌食用含糖量较大的食物,能够防止血糖升高,保护胰腺功能。

2.注意适量运动。平时缺乏运动、爱熬夜的人群患有糖尿病的概率较大。适量的运动锻炼,能够促进消耗人体体内的热量,可降低肥胖的发生率,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增强。同时,糖尿病的患者需依据自身身体情况选择合适自身的运动,并适时调整运动计划。

3.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糖类的摄入,同时还要定期进行血糖检测,不能直接食用甜点、奶茶等含蔗糖和葡萄糖的食物,并且每日餐前和餐后,要做好血糖的监测和记录,确保血糖出现异常状况时,可及时应对处理。

4.糖尿病患者切勿擅自减药或停药,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因服药一段时间后,血糖水平趋于稳定,就擅自减药、停药,这些行为会造成血糖水平波动,甚至会加重病情。特别是选用胰岛素的患者,不可擅自减药、停药,若有需要应咨询医生,谨遵医嘱。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