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糖尿病患者自我认识与管理
2024-04-26 17:46:38
作者:骆卫
作者单位:峨眉山市妇幼保健院

糖尿病(DM)是一种与高血糖状态相关的复杂慢性疾病,由胰岛素分泌、作用缺陷(或两者)导致。与糖尿病相关的慢性代谢失衡会增加患者的长期微血管和大血管疾病风险。

糖尿病的分型

2型糖尿病(T2DM)常见于成年人,而1型糖尿病(T1DM)多见于儿童,但两种疾病以上两个年龄段均可发病。T2DM患者有时也可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病态并发症。T1DM患儿多有多尿、烦渴表现,且约1/3的患者会出现DKA,DKA也可为首发表现。成年人新发T1DM的表现多样,可能不会出现儿童中的典型症状。疾病的准确诊断可受疾病进展的影响,T2DM患者护理时应注意异质性表现。

糖尿病的临床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依靠以下血糖(PG)标准之一:1.空腹血糖(FPG)升高(>126毫克/分升);2.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PG(>200毫克/分升);3.有糖尿病典型临床症状和高血糖体征且随机PG(>200毫克/分升)或(iv)HbA1c水平>6.5%。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主要用于血糖的优化管理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预测。HbA1c是高血糖的慢性标志物,反映患者近3~4月的血糖水平。2009年,国际专家委员会推荐其用于T2DM诊断但不包括T1DM和妊娠糖尿病。HbA1c以百分比表示,正常应低于5.7%。相较于其他试验,HbA1c试验的主要优点为方便、不需患者空腹且一天任何时间均可测定。缺点为成本高,某些场合不方便测定。此外,HbA1c还受贫血、溶血和其他血红蛋白病疾病(如镰状细胞病)的影响。

为了准确地诊断糖尿病,血糖水平的重复测定很有必要。当两项试验结果矛盾时,阳性试验应重复测定。对于糖尿病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个体,建议3年后重复检测。

ADA和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建议伴有高危因素的无症状个体在45岁或以前便开始糖尿病前期的筛查,高危因素包括肥胖(BMI≥25公斤/米2)、高血压和家族史(一级亲属患有糖尿病)。以下情况表明糖尿病前期:IFG介于5.6~6.9mmol/L、2hOGTTPG介于7.9~11.0mmol/L或HbA1c介于5.7%~6.4%。HbA1c>6.4%的个体被认为糖尿病高危患者。为防止不良事件,疾病的早期筛查十分重要。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可在1年后重复检测。若不经干预,70%的糖尿病前期个体在10年内会进展为糖尿病,这与危险因素有关。此外,糖尿病前期可能与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相关,因此生活方式改变(如健康饮食、体育锻炼、戒烟)联合药物可阻止或延迟糖尿病的发病。

糖尿病患者的全面管理需要危险因素的评估、糖尿病并发症存在及表现情况和既往治疗史的回顾。联合药物治疗的生活方式干预和常规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础。

生活方式措施

T2DM引起高血糖的潜在病理生理学机制包括: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胰腺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肝脏葡萄糖生产增加、神经递质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脂肪分解增加、肾脏对于葡萄糖重吸收增加、小肠促胰素作用下降和外周组织(如骨骼肌、肝脏和脂肪组织)葡萄糖的摄取减少或功能受损。目前的降糖方法也是针对这些关键途径中的一个或多个起作用。

血糖监测

血糖和HbA1c的自我监测也是糖尿病标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并为治疗方案的改善提供依据。SMBG可帮助患者评估药物治疗效果、低血糖风险及血糖达标情况。当FPG介于70~130毫克/分升、2小时餐后血糖<180毫克/分升和睡前血糖介于90~150毫克/分升时血糖达到理想水平。但是需要每天测定6~8次,增加患者负担。因此,临床建议应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指导,并给予定期评估和随访。另外,对于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糖监测至关重要。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