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天使的降临,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欢声笑语,然而,对于最伟大的母亲来说“喜忧参半”,因为,家人都感觉自己变的“矫情”了,其实不然,一个“黑色阴影”正笼罩着她—产后抑郁。
什么是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症是指女性于产褥期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或典型的抑郁发作。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产后抑郁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特发于女性产后这一特殊时期的抑郁症。
为什么会得产后抑郁?
引起产后抑郁症的病因比较复杂。最主要由产后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引起。产妇经历了生产时的紧张与恐惧后会导致内分泌功能状态不稳定、雌孕激素急剧下降、产妇个性、社会因素、家族遗传因素等都会引发产后抑郁症的出现。
哪些症状变现可能患有产后抑郁?
1.情绪波动。最明显的症状是情绪很低落,很容易流泪,心情极度忧郁,容易发脾气。兴趣和愉快感丧失, 疲劳感增加和活动减少,产后抑郁的各种情绪不受到外界刺激而低落。
2.身体症状。产后抑郁的人就算是什么都不做也容易疲乏,睡眠质量不好,食欲下降,进食少,性欲下降,减退乃至完全丧失,甚至伴有如头痛、恶心、心率加快等这些身体反应。
3.自我失控。出现一点小问题也会焦虑;自暴自弃,产生自我负罪感;注意力难以集中,强迫观念,对生活缺乏信心,无精打采;甚至出现自杀或杀婴的观念或行为、精神病性症状。
关于产后抑郁误区,还在母乳不能吃药
当产后抑郁患者需要服用抗抑郁药时,医生会慎重选择最能帮助她、同时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的药物。孩子从母乳中吃到抗抑郁药的可能性很少。
产后抑郁症和产后情绪低落是一样吗?
不一样。相比于产后情绪低落,产后抑郁症的持续时间更长、更严重。产后情绪低落是指女性在产后可能出现的悲伤感。可发生在产后2~35天,可能持续长达2周。产后抑郁症在分娩后的1年内可能发作。
产后抑郁如何疏导?
1.要给产妇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合理安排饮食,保证产妇的营养摄入。让产妇多休息,保证产妇足够的睡眠。
2.心理疏导对产后抑郁症也非常重要,鼓励产妇宣泄、抒发自身的感受,耐心倾听产妇诉说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激发内在动力去应对自身问题。修正自己心理上的不合理认知。同时,让家人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减少或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和压力。
3.适度运动。在分娩后,妈妈们也要进行适量的运动,既可以放松身心,也增加了与外界的接触。
4.另外一定要尽早适应自己的“母亲”角色,在产前就通过阅读相关书刊、学习育儿知识和技能,在正式当妈妈之前做好心理准备,降低心理压力。
5.而且要遵医嘱按时给产妇服用抗抑郁症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重症病人需要请心理医师或精神科医师给予治疗。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
1.抑郁情绪其实不仅会在产后特定时间发生,它贯穿着女性的整个孕产周期,因此在备孕期和孕期也要做好心理保健。准妈妈们在孕期,甚至孕前即应参加产前辅导,了解妊娠和分娩相关知识,有助于缓解生产带来的恐惧和焦虑情绪。注意营养、规律锻炼、足够睡眠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2.以往得过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或有家人罹患精神疾病的准妈妈们,要定期做抑郁症筛查,或寻求专业医生帮助。要有防范的意识。
3.学会情绪宣泄,加强与家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交流,寻求来自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帮助。如产后出现情绪不佳,家人的呵护和照料,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加强沟通,特别是丈夫的支持和帮助本身就是战胜抑郁情绪的一剂良药。
4.自我调节也很重要。多参与社交活动,做一些能提高自己兴趣的事情,让自己慢慢放松、冷静,以此来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绪。有意识地为自己制造轻松愉快的体验,阻断低落情绪,多跟家人和朋友沟通。同时,尽可能保证睡眠和营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驱散抑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