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最新的癌症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位列恶性肿瘤的前三甲,高达9.88%,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中50%以上的患者都需要做临时性或永久性造口。肠造口,又叫人工肛门,是由于治疗需要,从患者腹腔中拉出一段肠管,并在腹壁切口处做开口缝合,用于患者排泄粪便的一种方式。虽然做了肠造口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但术后护理不当,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必须要引起重视。本文主要就肠造口护理中常见的几个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做重点阐述。
一、肠造口护理常见问题及护理方法
1.肠造口感染:这是肠造口术后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肠造口感染可能是由于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术中污染或术后护理不当等原因所致。造口处疼痛、红肿、分泌物增多时感染的主要症状。
护理方法:肠造口周围皮肤要保持清洁、干燥,不可使用刺激性较强的清洁剂;及时更换造口袋,每次更换后,务必要对造口周围皮肤进行彻底清洁;一旦出现感染症状,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严格遵医嘱使用适宜的抗生素药物。
2.肠造口狭窄:肠造口狭窄即是指肠造口口径过于狭小,排便受阻。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手术过程中,造口设计不当或者是由于术后肠造口周围组织出现收缩所致。
护理方法:若是轻度狭窄,可通过定期进行造口扩张来改善狭窄;若是严重狭窄,则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方式将造口口径扩大。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营养摄入均衡,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确保肠道通畅。
3.肠造口出血: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手术操作导致周围血管受损,或者是因术后造口黏膜频繁受到摩擦所致。
护理方法:若只是轻微出血,可使用止血药或采用压迫止血方式来处理;若出血持续不止或出血严重,需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诊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尖锐物品与造口接触,以降低出血风险。
4.肠造口脱垂:也就是肠管或肠壁从造口处向外翻出。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术后腹压持续增高或手术时肠管固定不当所致。
护理方法:若是轻度脱垂,可佩戴造口支持或通过手法复位的方法加以改善;若脱垂频繁发生或严重脱垂,则需要通过手术方式,再次对肠管做固定处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以防止腹内压增高。
5.旁疝。肠造口旁疝即是指患者腹腔内的脏器组织从造口旁边间隙处疝出。这种情况多是由于术后造口周围皮肤组织愈合不良或手术缝合不当所致。
护理方法:如果疝出物较小且没有其他症状,可佩戴造口支持予以改善;若疝出物较大或者出现疼痛等症状,就必须要及时就医,通过手术方式予以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让造口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以免感染。
6.皮肤刺激和炎症:肠造口附近的皮肤由于受到造口分泌物的刺激,进而出现疼痛、红肿等炎症反应。
护理方法:选择适宜的粘贴剂和造口袋,以减少对周围皮肤的刺激;同时,定期更换造口袋,并在每次更换后,对造口周围皮肤进行彻底清洁;若皮肤已经出现炎症反应,可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二、肠造口护理相关注意事项
1.饮食运动指导: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对于肠造口患者术后的康复尤为重要。患者一定要保证饮食营养摄入的均衡性,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以防止大便干结;同时,可根据自己身体的恢复情况,适度增加每天的活动量,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加速身体的恢复。
2.心理疏导与支持:患者在接受肠造口手术后,往往会由于身体的变化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因此,心理疏导与支持也是肠造口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此,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家属要尊重和理解患者,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重塑生活信心,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和今后的生活;通过,及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其缓解各种负性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