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手术室如何做好VTE预防及护理
2024-04-26 09:26:35
作者:田小花
作者单位: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

手术室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手术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因为术后患者运动量减少,再加上身体创伤对血液循环造成影响等原因产生,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还可能加剧病情。所以进行VTE的预防和护理十分重要。

保护患者的静脉血管

在手术进行期间,需要建立静脉通路,为患者进行液体补充。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需要选择正确的静脉穿刺部位,而且争取一次性穿刺成功,尽量减少止血带绑扎时间。尽量避免在患者下肢静脉位置穿刺。穿刺完成后需固定好针头和管道,避免患者活动导致管道扭曲或针头位移,造成反复穿刺。在患者静脉滴注期间,要注意观察其液体输注的速度以及状态,保持静脉通络畅通。在放置深静脉导管时,需要先回抽血液,确定置管通畅后再注入液体。

避免血液浓缩

护理人员需遵循医嘱为患者进行液体补充,遵循静脉输注的医疗相关规定以及配比原则。如果术中需要进行血液输注,需要采用新鲜的血液,而且还要严格控制输血量,减少血栓产生的风险。在手术中输血时需要禁止在同一通路输入其他液体,避免出现化学反应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保持科学的手术体位

护理人员必须要为患者安排科学的体位,可以合理地使用手术床以及相关手术配垫,在预防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同时,还要避免压迫患者胸腔、腹腔以及深静脉血管。如果患者保持仰卧状态,需在不影响手术视野的情况下帮助患者抬高下肢,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而且患者还可以略微向左倾斜,避免挤压下腔静脉。当患者保持截石位时,需要避免下肢过度外展,过度下垂或膝窝受压。如果患者保持俯卧位需要使胸部悬空。患者保持侧卧位时需要避免腋窝受到过大压力,同时腹部使用挡板支撑耻骨联合处,避免股静脉受压。如果手术条件允许,需要适当抬高患者受压部位,或及时变换体位来减轻对深静脉的压迫,促进血液循环。

正确使用约束带

在应用约束带时,需要固定在膝关节上5厘米的位置,并且保持约束带平整建议约束带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最佳。体位改变时需要检查约束带是否发生位移以及松紧度是否改变,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正确使用止血带

使用止血带不恰当会导致阻断血液回流,从而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而且压力过高,还有可能影响凝血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栓产生。所以使用止血带时应该严格控制止血带的压力以及止血带绑扎时间。建议上肢应用止血带的时长为1小时,下肢使用时长为90分钟。止血带的压力范围应根据不同部位和年龄而定,一般上肢不高于300mmHg,下肢不高于500mmHg,儿童应减半。第2次使用止血带间隔时间不少于15分钟,如果手术条件允许,尽量使用宽度比较宽的止血带。

控制气腹压力

控制气腹压力主要是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时,操作者需要缓慢建立气腹,避免由于腹部压力骤然增加,影响下肢血液回流。成人气腹压力需要控制在12mmHg以内,而且还需要根据手术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预防术中低温

护理人员在手术期间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一般情况下手术室温度需要维持在22~25℃,在术中需要为患者做好保暖,可以通过液体加温、保暖垫、加温气腹管等方法来避免患者术中体温过低影响血液循环。

缩短手术和麻醉时间

缩短手术和麻醉的时间是预防术中血栓产生的重要条件,麻醉医师需要和手术医生进行沟通与协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好手术方案以及麻醉剂用量,密切配合,缩短手术时间。

进行病情观察

手术巡回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包括下肢皮颜色变化、下肢腿围、体温等,合理调节各手术器械的高度。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操作期间,需要避免倚靠患者。

早期活动

当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进行清醒时,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尽早进行四肢活动,促进整体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主要是为患者进行踝关节以及脚趾等被动运动,定时进行下肢的被动活动1~2次/小时;上肢运动需要进行肘关节屈伸以及手指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