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失眠的原因是什么?
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或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症。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
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认为失眠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其他病症影响,如:咳嗽、呕吐、腹满等,使人不得安卧;二是气血阴阳失和,使人不能入寐。如《灵枢·邪客》曰:“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可见,阴阳失和是失眠的关键所在。
3 针灸治疗失眠的取穴技巧
失眠症中医称为不寐,轻者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针灸治疗失眠症其方法简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深受病人欢迎。
体针取穴。主穴:百会、神门。配穴:肾俞、心俞、肝俞、三阴交。主穴必取,配穴据症酌加。先刺主穴,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继取配穴,均用捻转提插结合补泻手法,施术1分钟,留针30分钟,其间行针2次。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若连续治疗3~5日,睡眠仍无改善者,即需重新审视诊断与取穴,调整治疗方案。
耳针取穴。主穴:心、缘中、神门。配穴:肾、皮质下、肝、内分泌、脾。一般仅取主穴,效不显时加选配穴。先以耳穴探测仪或探测棒在耳穴部位测出敏感点,作好标记。消毒后,用0.5寸毫针,迅速刺入皮下,然后轻轻捻转进针,深度以0.3~0.5寸为宜,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5~10分钟捻转1次。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治疗5~10次。
头针取穴。主穴:失眠点、神衰点、神经衰弱区。配穴:头痛加额旁1线、额旁2线;头晕加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心悸加心区;健忘加肾区;多梦加枕下旁线。主穴每次必取,配穴据症加减。用28号1.5寸毫针,以快速进针法,刺入穴位后,用捻转法加大刺激量,至病人感到头部发胀沉重,然后留针15~30分钟,期间捻转2~3次。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日。
4 推拿治疗失眠的技巧
推拿治疗失眠主要是通过手法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达到安神定志、调和脏腑的目的。推拿治疗失眠的方法简便易行,无副作用,对于轻度失眠症患者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1. 指压法。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如百会、神门、肾俞、心俞等,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穴按压3~5分钟。
2. 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或指腹在身体表面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揉动,以产生温热感为度,每次揉动5~10分钟。
3. 推法。用手掌大鱼际或指腹沿经络或肌肉走向作单向直线推动,以产生温热感为度,每次推动10~20次。
总之,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针灸和推拿作为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在失眠症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达到安神定志、调和脏腑的目的;推拿则可以通过手法刺激经络、穴位,放松身体,调和气血,缓解失眠症状。针灸和推拿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