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又有效的磺脲大家族
磺脲类药物也是一类具有悠久历史的降糖药物,其特点在于价格低廉且疗效显著。之所以称其为“大家族”,是因为这类药物种类繁多,早期的格列本脲(优降糖)虽然降糖效果显著,但由于低血糖发生率较高,已较少使用。目前常用的有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和格列喹酮等。这类药物的共同特点是通过刺激我们机体的胰岛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发挥降糖作用,所以一般建议在餐前服用。如果是缓(控)释剂型,例如格列吡嗪控释片和格列齐特缓释片等,则推荐与早餐或第一顿主餐一起服用,服药后务必保证进餐,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
三、“药物分餐剂”—α-糖苷酶抑制剂家族
α-糖苷酶抑制剂包含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三名成员。糖友们对阿卡波糖应该非常熟悉,它是一款广受推崇的明星药,使用人群广泛。在我国,很多糖尿病患者的特点是餐后血糖偏高,且下一餐前容易出现低血糖现象,阿卡波糖这类药物通过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能延缓或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同时减少下一餐前的低血糖发生率,因此有时也被称为“药物分餐剂”。鉴于这类药物的作用特点,服用阿卡波糖时,务必随第一口主食或前几口主食一同嚼服,以发挥最佳效果。伏格列波糖虽不用嚼服,但也应在餐前口服,服药后立即进餐确保药效充分发挥。至于米格列醇,则应该在正餐开始时服用。这类药物独特的作用机制会导致服用者产生腹胀、排气等不适症状,在公共场合可能会略显尴尬。
四、控制餐后血糖的好帮手—“格列奈”家族
格列奈类家族包含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两名成员,它们也是通过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通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来控制餐后血糖水平,因此被称为控制餐后血糖的好帮手,建议在餐前15分钟左右服用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则推荐在主餐即早餐、午餐和晚餐前服用。请务必注意,如果不打算进餐,千万不要服用这些药物,以免引发低血糖症状。
五、让胰岛素更敏感的噻唑烷二酮家族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家族包含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目前最常使用的是吡格列酮。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通常有两种:一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二是胰岛素抵抗,即分泌的胰岛素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这类药物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也被称为“胰岛素增敏剂”。由于这类药物与食物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服药时间与进餐无关,每天服用一次即可,无论是餐前还是餐后。
六、安全又友好的“列汀”家族
“列汀”家族学名称为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是近年来新上市且日益流行的药物类别。这个家族中的药物种类不断增多,目前上市的包括西格列汀、利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阿格列汀等。这类药物单独使用时通常不会引起低血糖,而且利格列汀在肾功能不全和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也可以放心使用,因此这类药物既安全又友好,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被《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列为一级推荐药物,由于与食物无关,餐时或非餐时服用均可以。
七、既降糖又减重的“净净”家族
近年来,有一类新药因其降糖和减重的双重效果而备受关注,这就是被俗称为 “净净”家族的降糖药,学名称为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这类药物通过促使体内多余的葡萄糖通过尿液排出,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并同时帮助减轻体重。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艾托格列净等。由于这类药物与饮食无直接关系,所以无论是餐时还是非餐时服用均不会影响药效,且一天一次服用方便,需要注意的是,服用这类药物时要适当增加饮水量,以促进排尿,避免泌尿系感染。
综上所述,降糖药物不断更新,传统的降糖药物通常与饮食和胰岛素有关,正确掌握服用方法不仅能充分发挥药物效果,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近些年新型降糖药物如“列汀”类和“净净”类因服用简便且不受进食影响,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希望糖友们都能正确使用降糖药物,让血糖安全达标,拥有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