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指的是病人在手术之后数天内出现的认知、意识、思维、定向、睡眠、记忆等方面的紊乱,属于一种具有波动性、可逆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
2.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2.1年龄
临床医学研究认为年龄是导致病人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因素,年龄在60~69周岁的老年人发病率高达7%左右,年龄在69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在14%左右。
2.2手术因素
手术期间出血量越多、创伤越大、手术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2.3麻醉因素
受麻醉方式、麻醉深度的影响。在手术期间,若是使用丙泊酚、苯二氮䓬类、异氟醚、七氟醚、芬太尼等药物,都会影响病人的记忆功能。而在手术期间病人的低氧血症、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等也会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2.4病人因素
长期酗酒、焦虑情绪、术前存在意识障碍、脑卒中病史、受教育水平低、术前存在的合并症如低蛋白血症、贫血、电解质紊乱等会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几率。
2.5环境因素
在手术之后病人的日常活动量减少、病房的光线刺激、噪声影响等。
3.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如何护理
3.1认知功能障碍功能训练
3.1.1注意力训练
通过视觉跟踪、朗读文字、删除一串数字中的某个数字、删除一段文字中的某个汉字等方法让病人集中注意力,每次时间在20min左右。
3.1.2定向力训练
训练病人讲述日期、时间、地点等,并尝试着闭上双眼陈述房间布置,从而训练病人的定向力。
3.1.3记忆力训练
通过诉说一串数字、一段文字等方式让病人进行复述,或者让病人总结一天内所发生的事件等。
3.1.4协调能力训练
利用套圈、折纸、拧螺丝帽、滚筒、捡豆子等小游戏锻炼病人的眼睛和手的协调功能。
3.1.5逻辑思维训练
向病人说若干个词语,并使其能够找出其中不同类别的词语,或者让病人将一些词语串联成一句话等。
3.1.6语言功能训练
让病人叙述书本、杂志、报纸上的内容,或者给予病人图片,使其完成看图片说故事等的训练。
3.1.7计算能力训练
从简入难的给予病人一些计算类的题目供病人进行计算训练。
3.2心理护理
在病人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会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并给予病人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避免病人产生不良的情绪,影响后续的治疗,而家属也应该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在此期间给予病人理解、支持以及关心,从而让病人能够拥有治疗的信心。
3.3饮食护理
针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人,需要保证治疗期间膳食结构的均衡,家属需要为病人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并根据病人的喜好调整饮食的结构,这样能够刺激病人的食欲,避免产生营养不良的情况,此外需要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避免过于油腻、辛辣、生冷、刺激性的食物摄入。
3.4生活护理
家属需要鼓励病人自主的完成穿衣、脱衣等的动作,针对存在困难的病人,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此外,引导病人自主完成洗脸、梳头、刷牙等的日常生活,更有助于促进病人尽快的恢复生活自理的功能。
3.5安全护理
住院期间,护理人员会在病人的床头悬挂一些高危标识,需要家属能够配合护理人员了解认知功能障碍病人的高危因素,为病人佩戴防走失卡,并要求家属24小时给予病人陪伴以及照护,避免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
3.6用药护理
护理人员会结合病人的实际病情告知家属如何正确的食用药物,需要家属能够记录用药时间、剂量等,保证病人能够按时服用药物,同时观察病人用药过后是否产生不良反应,若是发生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希望在阅读了本篇文章之后可以让人们对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拥有更多的了解,在手术之后给予病人全方位的护理,促进病人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