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术中低体温对病人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2024-04-24 13:56:09
作者:董玉倩
作者单位:雄县医院手术室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体温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波动。其中,术中低体温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可能对患者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因此,了解术中低体温的危害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对于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和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一、术中低体温对病人的影响

增加手术切口感染风险 术中低体温会导致患者的血管收缩功能减弱,使得手术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局部组织容易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这不仅不利于手术切口的愈合,还增加了细菌滋生的机会,从而提高了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感染的发生可能导致伤口愈合延迟,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延迟术后苏醒时间 低体温会降低患者的基础代谢率,进而影响药物的代谢速度。对于接受全麻手术的患者来说,低体温可能导致麻醉药物的代谢减慢,从而延长术后苏醒的时间。苏醒时间的延长不仅增加了患者在手术室内的风险,还可能影响术后的恢复进程。

增加出血风险 术中低体温会使患者的血小板功能下降,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导致凝血功能受损。这使得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出血倾向,严重时可能引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并发症。出血不仅增加了手术的风险,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影响心血管功能 低体温会导致患者的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的负担。同时,低体温还可能引起心律失常或心衰等心血管并发症。这些心血管功能的变化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引发其他系统功能障碍 除了上述影响外,术中低体温还可能对患者的其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例如,低体温可能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同时,低体温还可能影响患者的肾功能、肝功能等,导致相关功能的障碍。

二、术中低体温的护理对策

术前评估与准备 在手术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对于可能存在术中低体温风险的患者,应提前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同时,确保手术室的温度适宜,准备好保暖设备,如电热毯、保温毯等。

术中保温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并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这包括使用保温毯覆盖患者的身体,调整手术室的温度,避免患者暴露于过低的室温中。同时,输液液体的温度也应与患者的体温相近,避免低温液体对患者体温的影响。

加强监测与及时处理 医护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低体温的迹象。一旦发现患者体温下降,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增加保暖设备、调整手术室温度等。同时,对于因低体温引起的其他并发症,也应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术后保暖与康复指导 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应继续对患者进行保暖措施,如使用保温毯、调整病房温度等。同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保暖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鼓励患者尽早进行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防止低体温的发生。

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 医护人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了解术中低体温的危害及护理对策。通过参加培训、学习最新研究成果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技能和知识水平。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总结

术中低体温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它可能对患者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术中低体温的危害,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来预防和处理低体温现象。通过术前评估与准备、术中保温措施、加强监测与及时处理、术后保暖与康复指导以及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等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和术后康复。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共同维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