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血压中医治疗分型
1.1肝肾亏虚
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的常见症状有头昏眼花,腰膝酸软,眼睛干涩等症状。
1.2肝阳上亢
这类症状较为明显,比如出现烦躁,面色发红,目赤,失眠,大便干燥等。
1.3痰浊内阻型
这类高血压人群表现为肥胖,痰湿较重,面色油脂较多,血脂升高。
1.4淤血型
这类高血压人群主要症状是口唇青紫,舌质紫暗,面色晦暗。
2中药茶饮降血压
2.2杜仲降压茶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高血压患者除了要按时服降压药物之外,还可以多喝一些中药茶饮。杜仲的主要功效是降低血压,降低血脂,消除药物的副作用,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肌肉和骨骼的衰老。杜仲茶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能提高血管的弹力,让硬化的血管恢复原来的弹力,恢复血压的自动调节机制,起到降压的作用。
2.3罗布麻茶
罗布麻茶具有降血压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是利用罗布麻茶叶中的天然有效成分,改善心脏、血管的功能、降血脂、增强血压的抗氧化能力。
2.4菊花茶
所用菊花宜选用甘菊花,味道不会太过于苦涩,尤其产于苏杭一带的大白菊、小白菊为佳,一天饮用三次,每次约3克。还可以用菊花、金银花、甘草等同煎代茶具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对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2.5山楂茶
山楂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消化功能,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对高血压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食用方法是,每日取1-2颗新鲜山楂果实泡茶饮用。
3中医如何治疗高血压?
3.1内服中药
中医医生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症状,以“四诊合参,辨证论治”为核心的治疗方式,对各种不同的病因采用“同病异治”的辨证论治思路,应用对应的中药处方。如果出现肝阳上亢的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天麻钩藤饮、龙胆泻肝汤等药物。
3.2针灸推拿
通过针灸治疗达到疏通经络,活血行气,调节脏腑阴阳,实现扶正祛邪、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作用。针刺风池、百会、太冲、内关等重要穴位,其主要功效是清利脑窍定眩,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采用推拿方式治疗高血压,可以对患者头部、肩颈等部位进行推拿,具有醒脑开窍、镇静安神、行气活血、舒经活络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高血压临床症状,协助降低高血压。
3.3耳穴压豆法
脏腑、经络出现病理,尤其能在耳中得到体现,因此,通过耳能提前预知内体病症,对耳廓的对应部位进行刺激,同样也能够对疾病进行调理、治疗。耳穴刺激法有很多种,如耳穴毫针法、耳穴刺血法、耳穴压丸法等。耳穴压豆法是在耳穴上贴敷王不留行或磁珠等丸状物贴,起到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在选择降血压的耳穴时,应根据辨证论治疗原则,采取不同的耳穴进行治疗,如:耳穴肝区可用疏肝理气,清泻肝火以降血压;肾区可滋养肾阴,滋水涵木降血压;降压沟,角窝上是一种有较好疗效的降压穴位。
3.4足浴疗法
中医认为,五脏在足部皆有其对应之处,脚部既是三阴经的起点,又是三阳经终止点。长期用热水浸泡脚并加入中药包,可以刺激脚部的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脏器官,起到强身健体,祛邪降压的作用。足浴时,水温要控制在40摄氏度,水量没过脚踝最佳,用温水浸泡双足5-10分钟,再用双手对足部进行按摩。
对于高血压,采取中医药治疗方式,还需由专家针对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降压治疗方案,早期治疗受益更大,保护靶器官效果更好。在治疗过程中必须要经过中医辩证施治,才能对症医治,以免治疗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