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成功逆转Ⅱ型糖尿病
2023-08-04 16:58:23
作者:肖秀丽
作者单位:娄底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病室内分泌科

在内分泌科,总有些病人,一听说需要胰岛素治疗,就非常抗拒,觉得一旦用上胰岛素,那么终生都离不开胰岛素,会产生胰岛素依赖,胰岛素会上瘾。还有一些病人,认为使用胰岛素是糖尿病到了非常严重阶段的标志。这些观点是正确的吗?还是认识误区?事实上对于1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缺乏,确实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来维持其生命。但是2型糖尿病在早期具有可逆性,短期使用胰岛素不仅不上瘾,甚至可以逆转或缓解糖尿病,我们快来认识2型糖尿病逆转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吧。

2型糖尿病逆转的定义是什么

糖尿病逆转本质上是患者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恢复,表现为在降糖治疗强度下调后仍能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维持血糖良好控制的状态。

对于新诊断或病程较短的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缓解的定义为:脱离降糖药物后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

逆转治疗的目的是停用降糖药物后血糖仍然保持正常。

对于既往具有一定病程、已经使用一种或多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

高血糖逆转的定义为恢复原治疗方案或使用较原治疗方案强度更低的降糖方案,维持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

达到上述缓解或逆转的标准,持续时间达到3个月以上为短期缓解或逆转,持续时间达到1年以上则为长期缓解或逆转。

哪些治疗方式可以用于逆转2型糖尿病

目前推荐用于2型糖尿病的逆转治疗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营养治疗、运动治疗,作为所有2型糖尿病缓解的基本方案

2.药物辅助治疗: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减重药物

3、代谢手术:对于BMI≥32.5kg/m^2的2型糖尿病患者,若药物等治疗措施不能显著改善体质量和代谢紊乱,可考虑采用代谢手术缓解2型糖尿病。对于初诊时血糖水平高(HbA1c≥9%,空腹血糖≥11.1mmol/L)、并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的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助于缓解T2DM。

什么叫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是指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通过每日3~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或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使血糖快速达标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需要住院治疗。鉴于血糖正常化需要胰岛素注射尽量模拟生理分泌模式,在各种方式中,胰岛素泵更贴近这一要求,血糖控制更有效平稳,低血糖风险也更低,且不需要一日多次皮下注射从而患者感觉更舒适。推荐以胰岛素泵治疗作为胰岛素泵逆转治疗的首选方案。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为什么可逆转早期2型糖尿病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是有助于逆转(缓解)糖尿病的,尤其是对于年轻的、超重或肥胖的、无显著并发症和伴发疾病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更有可能通过短期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得到缓解。这些病人刚开始诊断糖尿病时血糖很高,胰岛功能较差,但实际上,他们体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并非真的差,是高血糖毒性短暂地抑制了胰岛功能,这种抑制并非永久且不可逆,实施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快速减轻高糖毒性,从而解除抑制,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并改善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胰岛素是人体胰岛β细胞分泌的唯一的可以降血糖的激素,所以,胰岛β细胞功能的正常与否是维持血糖正常的关键。然而,在高血糖、高血脂等因素的打击下,胰岛β细胞为逃避这种伤害而让自己处于一种“休眠”或者“返祖”状态,即让自己回归原始祖细胞状态并且不再分泌胰岛素。如果这时能及时去除这些损伤因素,比如运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降低血脂,这些“休眠”或“返祖”的胰岛β细胞就会再次被唤醒并恢复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值得提出的是,随着病程的进展,胰岛β细胞的这种可逆性会明显减弱。所以胰岛素强化治疗宜早不宜迟。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逆转糖尿病适合哪些病人

我国指南推荐胰岛素强化逆转2型糖尿病适合以下三类人群:

1.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9.0%或空腹血糖≥11.1 mmol/L,或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时可启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2.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为7.5%~8.9%或空腹血糖为8.0~11.0 mmol/L,可谨慎实施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3.具有一定病程,联合口服降糖药或起始胰岛素治疗3个月以上、糖化血红蛋白≥7.5%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病程<15年、空腹C肽≥0.4 nmol/L,可结合患者意愿考虑实施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程是多久

对于短期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的疗程,一般在2周至3个月不等,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而各异。在逆转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要以血糖正常化为目标。血糖正常化后至少要维持2周。具体血糖控制标准为空腹及餐前血糖<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 mmol/L,每日血糖应至少70%,符合上述标准,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部分患者可采用更严格的降糖目标(空腹及餐前血糖4.4~5.6 mmol/L、餐后2 h血糖4.4~7.6 mmol/L)。

哪些人群更容易实现2型糖尿病逆转呢

新诊断T2DM患者获得缓解的主要预测因素包括年龄较轻、BMI>25kg/m2或伴有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平均血糖较低、胰岛素易减量,停止胰岛素输注后次日空腹血糖<6.1 mmol/L、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恢复更显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更好等。不宜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人群:

1、诊断为非T2DM;

2、年龄≥70岁或预期寿命<10年;

3、低血糖风险高;

4、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5、伴有严重慢性并发症或全身性疾病的T2DM患者等。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

1.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配合医生按时监测血糖,强化治疗期间一般需要每日7次及以上指尖快速血糖监测,医生需要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以免出现低血糖。

2.鼓励患者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严格遵循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以及运动治疗的原则,注意食物多样,并合理搭配、吃动平衡、少盐少油、戒烟限酒等,尤其需注意减慢进餐速度、合理安排进餐顺序、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并根据自己兴趣遵循规律运动并持之以恒。

3.需要强调的是2型糖尿病“缓解”≠“治愈”,2型糖尿病是个需要终生管理的疾病,即便是成功逆转(缓解),后续仍需要患者积极运动、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定期复查,这样才能长久地维持病情缓解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体重增加、其他影响血糖代谢的疾病及治疗措施、胰岛β细胞功能的持续衰退都可能导致高血糖病情复发,因此对于获得缓解的患者而言仍需要定期进行自我血糖病情监测,每3~6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每年筛查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