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乃先天之本,肾虚则生命力减弱,各种疾病接踵而来。《医宗必读》中就提到:“养生必先养肾,养肾即养命”。因此,日常养生及许多内脏疾患的治疗都应从补肾入手。
肾中之元气,又叫元精,是指肾精所化之⽓,是生命的原动力,它反映了肾的功能活动,对⼈体的⽣命活动尤为重要。若肾⽓不⾜,会引发各种病症。常做这些护肾动作,可以起到补养肾气的作用,肾得养护,阳气闭藏,精气畜养得时,养生保健得益。
1.冷面
中医理论中,人体的6条阳经均在头面部进行交接,所以称“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中医认为,“心其华在面”,冷水洗脸可帮助心肾收藏精气,有利于冬季的心肾保养。冷水洗脸,可以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环,对大脑神经也有较强的兴奋作用。晨起用 20℃左右的冷水代替温水来洗脸,可提神醒脑,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2.吞津
唾液俗称“口水”又称津液,是口腔中的精华。《本草纲目》中认为,唾液能“灌溉脏腑,润津肢体,祛病延年”。唾液由肾中精气所生,吞津最有助于温肾。平时闲暇时可自然呼吸,先轻轻叩齿72下,然后用舌搅动口齿,一般是围绕上下牙齿运转,先左后右,先上后下,依次轻轻搅动各36次,再用舌尖顶住上腭部1~2分钟,促使唾液分泌,待口中唾液满时,鼓腮含漱36次。漱津后,将口中津液分3小口咽下,咽时意识由口腔转移到“丹田”即可。
3.搓耳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廓较长,耳垂组织丰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肾气盛健的一种征象。“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朵虽小,却分布着上百个防病治病的穴位,和全身经络及五脏六腑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经常按摩耳朵,有规律的刺激耳穴,对调节肾脏脏腑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1)搓全耳:以掌心前后上下揉搓全耳20分钟,可振奋脏腑,通畅全身气血;
(2)搓耳背:用两手中指指面,分别置于两耳后,搓耳背降压沟1分钟,可稳定血压,疏通血管;
(3)捏耳轮:双手拇指、食指上下揉捏耳轮部20次,可活络通窍,健脑强肾;
(4)提耳尖:手臂绕过头顶,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再往上提拉20~30次,直至充血发热,可镇静清脑、明目降压;
(5)揪耳垂:拇、食指同时揉捏耳垂至发热,然后再向下向外揪拉耳垂20次,可激发精气,活血通络,补肾聪耳。
注意:按摩前要修剪指甲,动作轻柔。
4.揉腰
“腰为肾之府”,腰既是肾之精气所覆盖的区域,又是"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肾精充足,带脉气血通畅,则腰脊有力、活动灵活。肾喜温恶寒,经常按揉腰部,可补肾纳气、温煦肾阳、畅达气血,有助于改善肾虚症状。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按摩腰部既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又可刺激神经末梢,有利于病损组织的修复,提高腰肌的耐力。
(1)摩肾俞:取坐位,两手掌对搓至手心发热,分别按在后背腰部,以掌根为主,向上搓至两臂后屈尽处,向下搓擦到尾部,上下按摩腰背部,至有热感为止。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可通经活络、培补肾元;
(2)推腰眼:两手握拳,手臂往后用两拇指的掌关节突出部位,自然推拿腰眼,向内做环形旋转推拿,逐渐用力,以至酸胀感为好,持续推拿30~50次,可固精益肾、强肾健腰;
(3)叩腰骶:双手握空拳,以拳眼用力,有节奏地交替叩击腰骶部,注意由腕部发力,力度轻一点,从上至下,反复叩击15-30次,可活血、通经、活络
5.摩腹
腹者,生之本,百病之根。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经常按摩腹部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而且临床实践证明,以按摩腹部为主的脏腑经络按摩疗法,具有很好的补益肾气作用。
(1)揉脐腹:两掌相叠,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揉,逐步扩大至全腹;
(2)推少腹:从两肋乳根处开始,从上到下推向小腹,掌根用力,反复推摩;
(3)摩脘腹:两掌相叠从胸口开始,向小腹摩运。然后两掌分开,沿两肋向上,经乳根到达胸口。按照环形路径,反复三十次;
(4)揉侧腹:用手掌在两侧腹部顺时针按揉,速度要柔缓,约做30次,感到腹部两侧温暖舒适为宜。
注意:摩腹前需注意排空小便,肿瘤或急腹症患者禁止摩腹。
6.热足
俗话说,“热水泡泡脚,胜过吃补药”。现代医学证实,脚掌有无数神经末梢,与大脑紧紧相连,同时又密布众多的血管,又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中医认为,双足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十二经络的起止部位,腿脚保健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晚上7~9点是肾经气血最弱的时辰,此时泡脚、按摩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滋养肝肾的目的。
注意: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泡脚水不宜过烫,以40℃~45℃为佳;泡脚用的容器以木盆为好。泡脚后及时补充水分。泡脚时以微微出汗即可,不要大汗淋漓,泡脚后建议喝杯温水补充水分。
中医讲究以肾为本,养生的关键之一在于对肾的调养。中医养肾需持之以恒地进行以上对肾有益处的动作。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调护,吃一些有滋补作用的食物,早睡早起,不要过度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劳作有度,房事有节,适当克制欲望,皆有助于养肾气护肾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