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管理和康复知识大科普
2024-04-24 17:32:12
作者:梁健妮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脑出血患者需要进行气管切开的情况通常是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防止肺部感染,尤其是还存在中枢性或外周性呼吸衰竭的情况下。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手术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和硅胶套管,使患者能够通过切开的气管进行呼吸。相比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具备减少鼻窦炎及咽喉损伤,有利于口咽卫生护理,增加患者舒适性和便于交流,利于护理操作。

对于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而言,首先要适当固定气管,及时吸痰,防止痰液堵塞气管导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采用吸痰器进行吸痰,并注意观察痰液的量、颜色等。其次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药物来保持气道湿化,以防止痰痂在气管导管上粘附,影响通气。然后将气管导管保持在中立位置,防止导管移动堵塞或者压迫气管壁,引起气道黏膜坏死。还要做好口腔护理,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如使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定期做口咽部细菌培养,根据pH值选择漱口液等。保持口腔清洁可以防止口腔内的细菌下移到气道,从而预防肺部感染。同时也要注意环境卫生,定时通风,加强翻身拍背,每天煮金属套管,防止出现坠积性肺炎,必要时可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适当给予营养支持和治疗。

不过,长期留置气切套管可能会带来一些危害和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局部组织刺激和炎症等,故尽早进入康复介入,早期拔除气管套管,对于患者康复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可通过许多康复治疗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常用的康复治疗手段如下:①呼气、吸气阻力训练:气管切开套管连接呼气阻力器,或堵管后抽出气囊内气体,口含呼气助力器,进行克服呼气阻力训练。口含吸气助力器,进行克服吸气阻力训练,并不断提高吸气阻力,或在患者腹部放置一定重量重物,让患者在吸气时克服腹部阻力,运动量根据患者情况而定。②吞咽训练:意识清楚的患者通过引导做唇部、舌部、腮部运动等,促进患者咀嚼或吞咽肌肉群康复及协调。可以让患者颈部向各个方向进行运动,如左右、屈曲、屈伸等,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可以让患者将舌头伸出,进行不同方向的主动运动,要让患者多卷舌头,进行舌头肌肉运动训练。家属可以通过让患者做吞咽动作,来训练患者的吞咽功能。间接吞咽训练包括吹气训练,嘱咐患者叼住吸管吹气,每次吹气20次,在进行发声练习,选择一些需要爆破发声的词汇,发声时需要维持嘴部生理外形。还可以将棉棒沾取冷水后冷冻,刺激患者软腭,咽后壁等口腔部位,改善患者吞咽反射能力,每次刺激5-10次即可。③摄食训练:做好日常饮食训练,患者取半卧位,床头抬高45°以上,喂食从健侧角度进入至舌的中后部,易于吞咽的启动。喂食时选用长柄、勺体扁浅的小勺,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至合适量。食物首先选择易于吞咽的糊状食物,再逐渐过渡到稀流质、半固体和固体食物,减少误吸的发生。进食后应保持30分钟坐位后再取仰卧位,当患者呛咳时食物较少,可以拍打患者背部,使其咳出食物,如果呛咳食物较多,双手交叉保住患者胸廓,在剑突处往上用力,使其咳出食物。④言语功能训练:患者可以通过模仿康复护理人员的口唇动作发音,从单音节发音逐渐过渡到复杂音节。针对脑出血患者出现的语言功能障碍,需要急性舌肌、面部肌肉、软腭和声带的训练,以恢复语言肌肉的功能。⑤全身肌肉济运动耐力训练:全身运动训练期间,胸壁或肺部反复扩张及体位改变均有利于起到分泌物的引流,运动耐力增加也可以减少拔管失败率,促进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患者可以根据病情或实际情况,选择床上踩车、原地踏步等运动方式。根据患者耐力,可以在吸氧或辅助通气下进行。在运动过程中药注意检测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康复治疗对于患者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着重要意义,也可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担。所以,此类患者应该调整好心态,尽早积极配合康复治疗,且医护人员需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