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血常规报告单怎样判断贫血类型
从血常规报告单上我们可以知道血细胞数量的变化分类及形态分布,从红细胞的数量(RBC)、血红蛋白浓度(HB)和血细胞比容(HCT)我们可以判断人体是否贫血,其次我们也可以结合红细胞的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血红蛋白量(MCH)来判断贫血类型。
MCV正常值是80-92fl,MCH正常值是27-31pg,MCHC正常值 320-360g/L。 MCV、MCH、MCHC降低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 MCV、MCH增高为大细胞性贫血可能原因是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疾病、药物等因素。 MCV、MCH、MCHC正常为正色素性贫血,多见于急性失血、急性溶血等。 二、血脂的检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
1.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胆固醇”,越高越好。顾名思义,它的值越高越好。它像是一个清洁工,把血管壁沉积的胆固醇运到肝脏处理掉,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维持胆固醇的正常水平,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高密度脂蛋白要控制在0.9mmol/L以上。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胆固醇”它将肝脏中合成的胆固醇运送到体外组织,会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堵塞血管。是引起动脉硬化,心梗和中风的罪魁祸首。对低密度脂蛋白的要求更加严格。即使化验单没有↑ 也可能意味着超标。当低密度脂蛋白≥4.9mmol/L属于极高,4.2-4.9mmol/L属于升高,3.4-4.1mmol/L 属于边缘升高,2.6-3.3mmol/L正常,高危心脏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宜<2.6mmol/L 。高危心脏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1.8mmol/L。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程度越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需要控制越低。
3.相较于胆固醇水平很多朋友对甘油三酯水平不太重视,但其实甘油三酯超标会带来一系列疾病包括急性胰腺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几乎涵盖到全身的器官,后果不堪设想。要想快速了解自己甘油三酯的水平可以参考这些标准;
适当水平:<1.7mmol/L
边缘升高:1.7-2.25mmol/L
高甘油三酯血症:>2.26mmol/L
发现自己的血脂异常不要过于焦虑,一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戒烟戒酒、坚持适当的运动等来控制,但如果情况严重就要遵医嘱服用药物来控制。 糖尿病人的血糖监测有哪些? 糖尿病病人需要监测的血糖指标有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
成年人及儿童空腹血糖:3.9-6.1 mmol/L
成人餐后2小时的血糖<7.8mmol/L
孕妇空腹血糖:3.1-5.1mmol/L
孕妇餐后1小时<10mmol/L
孕妇餐后2小时<8.5mmol/L
空腹血糖6.1-7.0mmol/L为糖代谢异常,易发展为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反映2-3个月血糖水平,应控制在4.0%-6.0%;糖化白蛋白反映2-3周血糖控制情况,正常值为2.1-2.8mmol/L。两者共同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痛风尿酸的关系 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导致尿酸盐沉积关节的疾病,引发关节无菌性的炎症,甚至软骨和骨受损。高尿酸病人约20%患痛风,尿酸高不等同于痛风。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不能仅凭尿酸值和关节痛判断。尿酸超标应就医综合评估。
我们解读体检报告应综合考虑个体差异,并在需要时寻找专业的解读,对比历史报告,关注异常指标,全面评估健康状况,并通过实际采取措施改善和维护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