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吃”出来的胰腺炎
2024-02-02 09:53:58
作者:覃玲玲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

同事小王昨晚公司聚餐。在喝了大量白酒,吃了大量海鲜及烧烤后突然出现腹痛难忍、呕吐不止,室友见状立即把小王送到医院就医,到急诊科后医生询问病史,又是抽血化验,又是B超检查,一番下来后医生告知确诊胰腺炎,需住院治疗,并说这个病跟暴饮暴食和大量饮酒有关,小王后悔莫及。那么,这个病真的是吃出来的吗?下面就带你了解一下。

胰腺炎是一种由于胰酶消化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炎症。以急性上腹部疼痛、脂肪酶与血淀粉酶增高为主要临床特点。发病原因与过度饮酒、暴饮暴食、结石、手术与创伤、感染等有关。因此,临床医生常常说胰腺炎是吃出来的病。

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腹痛、恶心、呕吐以及发热是胰腺炎的主要症状。腹痛多位于上腹部,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可放射至背部。恶心和呕吐常在腹痛后出现。严重时可呕吐胆汁或血性液体。 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指标。此外,白细胞计数、血糖、血钙等指标也可能出现异常。

胰腺炎的诊断

胰腺炎的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

1.症状观察:急性胰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等。腹痛多位于上腹部,可放射至背部,且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恶心和呕吐也是常见的症状,但呕吐后疼痛很少缓解。

2.实验室检查:通过血液检查,观察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是否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此外,尿液检查中尿液淀粉酶水平升高也可能是急性胰腺炎的征兆。

3.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CT及核磁共振检查有助于进一步确诊急性胰腺炎。B超可发现胰腺肿大、胰周渗液和胰腺内及胰周回声异常等情况。CT扫描可显示胰腺炎症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核磁共振成像(MRI)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更详细的胰腺结构信息,有助于发现其他病变。

4.病史与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询问病史、观察症状和进行腹部触诊等,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急性胰腺炎。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酗酒情况、胆道疾病史等相关信息,有助于诊断病因。

胰腺炎的治疗

1.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补充水电解质、止痛、抗炎以及抑制胰酶活性等手段进行治疗。

2.内镜治疗:对于胆道疾病引起的胰腺炎,可内镜下取石或支架置入。

3.对于严重的胰腺炎,如出现胰腺坏死或脓肿,应手术治疗。

胰腺炎的并发症

胰腺炎不仅对胰腺本身产生影响,还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出现在胰腺炎的急性期或慢性期,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以下是胰腺炎的一些常见并发症:

1.肠道功能紊乱:胰腺炎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引发便秘、腹胀等症状。

2.代谢异常:胰腺炎时,胰酶分泌减少,可能导致脂肪泻、体重下降、维生素缺乏等症状。

3.感染:胰腺炎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

4.肾功能不全:胰腺炎时,炎症介质可能导致肾脏损伤,引发肾功能不全。

5.心血管并发症:急性胰腺炎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梗等心血管事件。

6.胰瘘:胰腺炎可能导致胰管破裂,胰液外渗形成胰瘘。

7.假性囊肿:胰腺炎时,胰腺组织坏死、液化,形成包裹性积液,形成假性囊肿。

8.糖尿病:胰腺炎可能导致胰腺内分泌功能受损,引发糖尿病。

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在治疗胰腺炎时,需要积极预防和治疗这些并发症。

如何预防胰腺炎的并发症?

胰腺炎的并发症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1.控制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胰腺炎并发症的关键。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高盐、辛辣的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肠道通畅。

2.戒酒戒烟:酒精和烟草是导致胰腺炎的重要因素,戒酒戒烟可以降低胰腺炎的发病率和复发率,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控制血糖和血脂:高血糖和高血脂是胰腺炎的危险因素,通过控制血糖和血脂在正常范围内,可以预防胰腺炎的并发症。

4.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尤其是胰腺相关指标的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胰腺炎的早期症状和并发症。对于有家族史、长期酗酒、高血脂等高危人群,更应该定期进行检查。

5.及时治疗:一旦出现胰腺炎的症状或并发症,应及时就医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及早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总之,预防胰腺炎的并发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控制饮食、戒酒戒烟、控制血糖和血脂、定期检查以及及时治疗。通过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胰腺炎的并发症风险,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